最近看到一個廣告,我百思不得其解:

IMAG0082.jpg 

請問,那你平常都出生入死,拋頭顱,灑熱血嗎?不然流失一半有很多嗎?

因為廠商都沒有提供可靠文獻來源,唯一有講到的,只有衛生署證實療效而:

IMAG0086.jpg 

這邊有廣告影片:

 

之前一版的廣告就更誇張了:

他說:你知道一次生理期會帶走女人多少鐵嗎?

至少一半!


原來台灣女人生理期都有如血崩.........

如果真的帶走一半,可能醫院會常常需要輸血了。

關於輸血,建議妳也看一下這篇:

立攝適與大量失血和大量輸血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想先聽聽看廠商的解釋,結果廠商說:我們是依據衛生署RDA的指示來計算的:

我先告訴你RDA是什麼:

RDA(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 美國國立食品營養委員會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

RDNA(Recommended Daily Nutrient Allowances) 中華民國衛生署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

也好,那我們來看一下RDA寫什麼:

礦物質 主要功效 RDA RDNA**
維持骨骼及牙齒的健康,幫助肌肉收縮及神經系統運作 1000 mg 800mg
維持酸鹼平衡,刺激胃酸分泌    
協助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正常代謝    
形成血紅素,預防貧血 18 mg 15mg
維持新陳代謝、甲狀腺功能 150mcg 135mcg
心臟、肌肉及神經系統運作 400mg  
為新陳代謝過程中的重要物質    
幫助鐵質的吸收    
與鈣結合,強健牙齒與骨骼,維持肌肉及神經系統正常運作 1000mg 800mg
維持酸鹼平衡及細胞含水量    
形成膠原、軟骨及骨骼    
維持正常成長發育所必需    
骨骼、牙齒生長所必需


最後還有加註:

此衛生署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以16歲男性為基準。

所以照廠商說法,每天需要補充鐵質為15mg,經期來時,還要再流失一半,所以總共要損失22.5mg。

這樣你覺得合理嗎?

不然我們來算一下,你身上有多少鐵好了:

假如你沒有貧血的話:

成年男子每千克(公斤)體重正常含鐵48-52mg,女子爲38-42mg

鐵在身體裡可依照功能分為兩大類:功能性鐵約佔75 %,儲存性鐵約佔25 %。功能性鐵包括:血紅素、肌紅素等血鐵質蛋白質(heme-iron)、非血鐵質蛋白質(nonheme-iron)與運鐵蛋白(transferring),以血紅素鐵為最大宗。儲存性鐵包括鐵蛋白(ferritin)hemosiderin。兩性體內含鐵成分,除了體重差異之外,女性的鐵量較男性為少,因為血紅素與鐵儲存量均較少之故。

所以如果一個女生50公斤,他身上有2000mg的鐵。

相形之下,損失22.5好像不痛不癢,

所以你應該也要知道,你每天流失多少鐵:

成人會因細胞脫落而流失鐵,每日經尿液流失鐵0.1微克,消化道流失0.3~0.5毫克,汗液排失0.05~1.0毫克;生育年齡婦女因月經流失的鐵量很多,平均每日超過0.5毫克。

這樣的話,假設一位女性月經來五天,他應該最少要損失:(0.001+0.5+0.1+0.5)*5=5.505mg

所以跟廣告上說的確實有點差距。

衛生署其實有另外一張比較完整的表格:

行政院衛生署建議之每日鐵質攝取量(mg/d)

年齡別

毫克/(mg/d)

~ 6

7

6 ~ 10

10

10 ~ 19

15

19 ~ 51

10

15

51 ~

10


整體來說:成年男性及停經女性鐵流失量約為每天1.0 mg (0.5– 2.0 mg),生育年齡女性由月經而流失的鐵量約0.5 mg,使女性鐵流失量增為1.5 mg

不過根據「1993-1996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http://food.doh.gov.tw/Academic3_3.asp?idCategory=93),男性缺鐵率最嚴重的發生在65歲以上,總缺鐵率達13%,其次則發生在13-18歲之間,總缺鐵率為5.7%。女性缺鐵率最嚴重的發生在30-50歲,總缺鐵率達14.2%,其次則發生在51-64歲之間,總缺鐵率為11.9%,再其次則在65歲以上,總缺鐵率達9.9%,而在13-29歲間,總缺鐵率亦達9%左右。

因此,基本上,當女性月經開始至停經期間,鐵質每日建議攝取量均為15毫克。

另外補充一點,關於鐵的攝取,lexicomp裡面有比較詳細的資料:

14-18 years: Male: 11 mg/day; Female: 15 mg/day; Pregnant female: 27 mg/day; Lactating female: 10 mg/day


簡單下個結論:廠商的描述數字有點出入,不過適量的補充鐵是好的,但是廠商廣告的方式,讓我覺得有恐嚇觀眾的嫌疑。

另外還有一件事沒有解決:

他說吸收率高達92%..................這又是另外一種誤導,

不過廠商後來有說明,這個92%是相對於以往的硫酸亞鐵四物飲來比較的結果,並非是說身體的吸收率,所以廣告的文案也是有誤導觀眾的嫌疑。

所以我在這邊也解釋一下鐵吸收率的狀況給大家知道:

飲食中的鐵分為血基質鐵heme iron)和非血基質鐵(nonheme iron)兩種。食物中的非血基質鐵主要是三價鐵(Fe3+),在的酸性環境中還原為二價亞鐵離子(Fe2+),然後在小腸前段(十二指腸)吸收,空腸迴腸因鹼性胰液注入,鐵的溶解度降低,所以吸收極少。含鐵較多的食物有:紅色肉類、動物內臟、綠色蔬菜(如菠菜)、芝麻、蠔、蛤等。

小腸有三種負責吸收鐵的分子:

1.原紅素攜帶蛋白(Heme carrier protein 1): 主要在小腸前段,越往末端含量越少,負責吸收食物中的血基質鐵。食物中的血紅素(hemoglobin)、肌紅素(myoglobin)在腸道中經蛋白質酶分解釋出血基質鐵,經由原血紅素攜帶蛋白進入小腸細胞後,會被酵素水解成無機鐵離子與吡喀紫質(Protoporphyrin),無機鐵離子便可與其他蛋白質結合進入循環。

2.DMT-1(Divalent Cation/Metal Transporter-1,也可稱DCT-1): 位於小腸的腸上皮細胞(Enterocyte)膜上,是小腸吸收鐵的運輸蛋白,由561個胺基酸組成,含有12個穿膜區。由於DMT-1只接受二價金屬離子,所以腸道內游離的Fe3+須經Dcytb (duodenal cytochrome b reductase)還原成Fe2+,才能夠被DMT-1運輸到腸上皮細胞內。DMT-1不只對鐵有專一性,也對Zn2+、 Mn2+、 Cu2+、 Co2+、Ni2+有活性,甚至是對人體有毒的Pb2+和Cd2+,由於Zn2+和Fe2+使用同一種運輸蛋白,故在腸道內兩者會競爭,影響鐵吸收。

3.穿膜蛋白(Intergrin): 在小腸絨毛細胞上的一種穿膜蛋白可與腸道內游離的鐵離子結合而運送到絨毛細胞內,然後鐵離子會被多種還原劑如:flavin-dependent ferrireductase、NADPH-dependent ferrireductase、維他命C(vitamin C)還原成亞鐵離子,再和多種配體(ligand)結合以增加其穩定性,這些配體可能是胺基酸─組胺酸(histidine)或半胱胺酸(cysteine)─或蛋白質結合。

而進入血漿中的鐵,會和運鐵蛋白(Transferritin)結合,接著被輸送到造寫組織或是全身細胞。

只不過,運鐵蛋白

777px-Protein_TF_PDB_1a8e.png 

運鐵蛋白每分子只跟兩個鐵結合,所以與鐵的結合率大約只有30-36%,而正常人的鐵在腸胃道各處都可以吸收,不過吸收率不高,約-10%,缺鐵的人會略高,大概可以因體質提升到30%。

除非是使用針劑,不然鐵的口服吸收率,經由主動或是被動運輸,頂多是60%。

所以簡單的說,一般飲食中由腸道中吸收的鐵,大概有0.5-2mg。

所以就算跟以往的鐵劑來說,要吸收率增加92%,其實也不太容易,因為Ferrous fumarate或 Ferrous gluconate 在大劑量時如果可以達到吸收率50就好了,那甘胺酸亞鐵比他多92%不就96%了?

所以那些實驗應該不是做在人體上的。

總之,貧血確實是應該要多多注意,不過除了自己貿然補充含鐵物質以外,原則上還是建議先去找醫師確診,不然是地中海型貧血,就白搭了。

海洋性貧血介紹

最後,今天是情人節,多關心一下你的另外一半流失多少鐵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樂小藥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