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巧  

這麼巧,這一天大家都擠到御茶房來了

君子報仇   

若曦想到當初八爺讓他罰站,就咬了他一口: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記載,秦王三十六年,范雎為人陷害,魏齊疑他謀反,將他打的半死。於是范雎離開自己的家鄉遊說秦王。受大用。秦王四十六年,范雎殺掉魏齊

更白話一點說:總有一天等到你。


若曦有意無意的提醒八爺年羹堯的事情,只可惜八爺沒有認真懷疑過,還說要是馬爾泰將軍要是願意把他兒子也提供給他就好了

若曦此時說:(第13集12:24)

我心匪石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出自:《詩經‧邶風‧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訴,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憂心悄悄,慍於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諸,胡疊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劃着小小柏木舟,飄來盪去到中流。惴惴不安難入睡,如有憂愁在心頭。並非手中沒有酒,擧起痛飲自在游。我心不是青銅鏡,善惡很難都辨清。雖有親兄弟同胞,心難溝通不能靠。滿心痛苦去傾訴,他們無情很惱怒。我心不比那方石,不能挪動又轉移。我心不比蘆葦席,不能隨手便卷起。你的氣宇很軒昂,我心不會選他人。滿腹愁苦心焦慮,怨憤小人恨難消。遭遇禍患實在多,曆經屈辱也不少。靜靜細思此間事,捶胸不眠真難熬。可恨太陽與月亮,爲何虧缺無光芒?心中憂慮難舒暢,猶如沒洗髒衣裳。靜靜細思從前事,不能上天任翱翔。
此詩本為女子表忠貞,訴憂思之作,這邊若曦的意思是,別想太多了,我的心都在你身上了。


此生契闊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出自《詩經‧邶風‧擊鼓篇》

原詩: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生死相依,我與你已經發過誓了;牽著你的手,就和你一起白頭到老。這是一個征戰在外不能歸的士兵,對妻子分別時誓言的懷念,兩情繾綣,海誓山盟,痛徹心扉。從此,「執子之手」成了生死不渝的愛情的代名詞。 


八爺也說:定不負相思意

不負相思  

出自:唐‧李之儀《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翻譯是:我住在長江的上游,而你卻住在長江的下游。我每天 每天的思念你 卻不能和你相見,只能憑藉著共飲長江的水 來聊慰相思愁。這悠悠的江水 什麼時候才能歇息呢?這漫漫的長恨 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呢?只希望你的心能和我的心一樣,這樣才不致於辜負了我對你的一片相思情啊。


情來時雖然濃,但之前也跟各位提過了,對於八爺來說,皇位還是比若曦重要,而所謂情網,也只能對真正有情的人有用

白素貞  

回程時以是九月,若曦在車裡想著自己是否要成為白素貞,再去跟八爺說一次。

白素貞、法海、許仙,就是白蛇傳了

其中若曦說的,是白素貞被法海設計,喝下雄黃酒,結果現出原形,嚇死許仙,結果白素貞上山偷仙草救活許仙,許仙卻到淨慈寺找法海求助,法海便將白素貞收於砵中,壓在雷峰塔下。

不過白蛇傳其實有很多版本,若曦說的版本,是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若曦第二次求八爺放棄皇位,當然還是被回絕了,若曦質疑:為何就不能像五爺一樣呢?

五爺   

康熙的五子胤祺,沒有參與兄弟對皇位的爭奪。雍正十年(1732年)閏五月十九,胤祺病死,活了54歲。


若曦為了若蘭的事情,找八爺興師問罪,八爺又約婚一次,只是若曦避而不答,八爺生氣,說:我不是項羽,也不會讓你做虞姬

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與虞姬的故事,最令人熟悉的,就是四面楚歌與霸王別姬了。

簡單講一下後面的故事:

漢軍三方共四十萬在垓下包圍了糧食不足的項羽軍隊,並讓士兵以楚地方言唱歌,讓項羽軍誤以為他們的家鄉已經被漢軍掌握。這「四面楚歌」心理戰術,使項羽的軍隊軍心渙散。項羽認為大勢已去,帳中酌酒,對著虞姬唱起悲壯的「垓下歌」。虞姬拔劍起舞,含淚唱和:「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為免後顧之憂影響項羽突圍,唱畢於其面前自刎。虞姬死後,項羽率精銳騎兵決定突圍。
項羽率八百餘人突圍,漢軍以灌嬰帶五千騎兵緊追不捨。渡過淮水以後,項羽的騎兵只剩下百多人。項羽在陰陵迷路,向路邊的農夫問路,農夫謊報路徑,使項羽軍迷失在大澤當中。
項羽到達東城時只剩28騎,被漢軍騎兵追至。項羽思量自己不能脫身,於是對部下表示一切都是天意,並非是自己作戰不力的責任,然後帶領自己的騎兵突擊,殺死了漢軍的一個將領,漢軍的騎將「人馬俱驚,辟易數里」。由於項羽把騎兵分成三隊,漢軍不知道項羽真正的位置,只能分散軍隊包圍。項羽又突然衝下去,殺死了漢軍的一個都尉,殺傷近百人,自己的二十八人只損失兩個,以此作為自己強悍戰鬥力的證明。
項羽退至烏江,烏江亭長預備了船給他渡江,但項羽說他以前帶領江東八千子弟兵渡江,如今竟無一人可以回來,沒有面目見江東父老,所以不肯渡江。項羽命令士兵全部下馬步戰,最後楚軍全部戰死,項羽獨自力戰漢軍,殺數百人,但也受了幾十處傷。這時他看到老朋友呂馬童,便說「聽說劉邦用千金的價格、萬戶侯的地位懸賞我的人頭,我就做個人情給你罷!」,然後自刎而死。項羽的屍體為呂馬童、副將王翳等五人所得,他們各自得到獎賞。項羽死後,西楚其餘地方皆向漢投降,因項羽封魯公,故魯地遲遲不肯投降,直到漢軍出示了項羽首級之後才肯投降。


 爾後八爺感嘆,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卻在第二關就卡住了

修身  

這句話出於《禮記》的《大學》篇,原文是: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講的是:古之聖人,欲發揚德行助天下眾生,需先治理好國家;國家由家庭所組成,故需先讓家庭和睦;家庭由個人所組成,故每個人需先修身養性;個人的行為由心而動,故需先學習端正心性;心性由意念而生,故需先讓自己有其意願並持之以恆;而如何令自己有堅定信念,必需先有明瞭事物本質道理的智慧;具備明瞭事物本質道理智慧的途徑,首在格除物質的慾望。


心神不寧的,又何只有八爺呢?若曦也為了他們兩個的未來犯愁,此時被玉檀看見了,以為是若曦生病了,還說看若曦呆若木雞的坐著(第14集4:23)

呆若木雞  

呆若木雞,出自《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呆:傻,發愣的樣子。呆的像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若曦要八爺給他答案,到底是要皇位還是要她,只是八爺還是選擇了皇位

第一次,是在12集,塞外

第一次 

第二次,是在13集,行宮

第二次 

第三次,14集,湖邊

第三次   

有人說若曦薄情,只是因為貪生怕死,選擇了四爺。

但我覺得這件事情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

首先,若曦不是沒有給過八爺機會,三次詢問加上一次考慮,在古代已經算是很多次了。

其二,若曦一來不喜歡沒有結果的愛情,二來不想為了將來政治鬥爭擔心受怕,你可能會說,到最後他跟雍正也沒有結局啊。只是,若曦知道胤禩沒有結局,是因為他讀過歷史,但是歷史上並沒有提過他,所以他和胤禛還是未知數,就這點來說,寧可賭一把。

其三,胤禛後來也是對若曦很好的,之後在詳述。

第四,這就是年齡問題了,算算時間,這年是康熙48年底,從若曦43年剛來到現在,也是六年過去了,對於馬爾泰若曦來說,是19歲的青春少女,但是對於張曉來說,卻已經31歲的輕熟女了。女人過了30歲,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都還是會會自己多多打算,不再會像青春小女孩一樣衝動了。


不過若曦最不該的,就是講了下面的名單,導致了他最不想看到的後果。

年羹堯 鄔思道  

鄔思道,隆科多,年羹堯,田文鏡,李衛

一個一個解釋:

年羹堯

年羹堯一路以來,都在戲中出現,大家自然不陌生,雍正即位後,封年為「撫遠大將軍」,率岳鍾琪等人鎮壓青海羅布藏丹津的叛亂,羅布藏丹津以殘部兩百餘人遁入准部。班師回朝時,雍正親自相迎,擢撫遠大將軍,加封太保、一等公。不過他的結局也是被清算了。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出現「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祥瑞,官員都上書向雍正表示祝賀,三月,年羹堯在章奏中將「朝乾夕惕」寫作「夕惕朝乾」,且字跡潦草,雍正以此為題,以「年羹堯自恃己功,顯露其不敬之意,其謬誤之處斷非無心」,被革川陝總督,轉杭州將軍,甘肅巡撫胡期恆被撤職,由岳鍾琪兼任。

年羹堯仍然心存幻想,逗留在江蘇儀征,觀望不前,並指使西安府咸寧縣令朱炯,請求為其保留川陝總督之職,又上奏稱:「臣不敢久居陝西,亦不敢遽赴浙江,今於儀徵水陸交通之處候旨。」雍正怒斥年羹堯「遷延觀望,不知何心」。一時眾官交章劾奏,直隸總督李維鈞連奏三本,痛斥年羹堯「挾威勢而作威福,招權納賄,排異黨同,冒濫軍功,侵吞國帑,殺戮無辜,殘害良民。」逮至京師問罪,雍正三年十二月(1726年1月)以九十二條大罪被賜死。

隆科多:之後會漸漸提到她,所以簡單描述

隆科多是康熙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之弟,佟國維之子。在康熙末年累官至理藩院尚書,兼步軍統領、九門提督,掌管北京城內外武力,地位十分重要。雍正繼位,隆科多說:「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死期將至之時。」隆科多雖受賜襲一等公、吏部尚書、加太保等,但仍被定41款大罪,命在暢春園外建屋三間,永遠禁錮。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於禁所。

鄔思道

鄔思道描述並不多,河南巡撫田文鏡慕名聘請鄔入幕。李岳瑞《春冰室野乘》載,鄔思道為田文鏡寫密褶參隆科多而「寵遇日隆」。後來田、鄔二人以事齟齬,鄔憤而辭去。

田文鏡:這時若曦講錯成田鏡文

田文鏡,字抑光,是監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任久淹州縣官、福建長樂縣丞,康熙末年為內閣侍讀學士。

雍正元年(1723年)出任山西布政使,因他清理積壓的案牘,使吏治為之一新,雍正遂評他「忠誠體國,公正廉明」。
雍正二年(1724年)出任河南藩司,同年升任河南巡撫。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晉河南總督,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爲河南山東總督,管兩省之行政;政事幹練,以刁鑽刻薄聞名,結合清官與酷吏於一身。治理地方期間,治盜極嚴,轄境幾乎無盜賊,同時督責諸州縣清理賦收,開辟荒田,限期極嚴。各州縣稍有怠慢,會立刻遭到懲罰,一般官員見田文鏡時,沒有人眼睛敢東張西望。雍正稱之為「模範疆吏」。

李衛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雍親王侍從遷戶部郎中;雍正五年(1727年),授浙江總督;雍正十年(1732年),授直隸總督。

雍正時期,與鄂爾泰,田文鏡並稱為「三大模範」。雍正七年(1729年)正月到九月,其偵破了一起以江寧人張雲如、甘鳳池為首的反清復明集團,張雲如等人被逮捕。

不過因為田文鏡這時候還沒有名氣,所以八爺會覺得奇怪,至於鄔思道,是後來田文鏡拉他入閣,那已經是康熙晚年了,所以八爺應該是不知道。


若曦與八爺分手,卻讓14來罵了若曦一頓

水性楊花  

水性楊花,出自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九齣

原文是:哀告君聽:奴在房兒裡欲睡寢,怎知叔叔來此,巧言花語,扯奴衣襟。(末白)孫二須不是這般樣人。(旦連唱)因奴家不肯便生嗔,將刀欲害伊家命。(末白)哥哥休聽它家說,孫二不敢。(旦連唱)只得叫鄰人,將奴趕得沒投奔。(生)【同前】此事難憑,兩下差池人怎明?(末白)哥哥,甚不明處?養著奸夫。(旦接唱)叔叔聲聲只道,養著奸夫,奸夫你說是何人?(末白)明養著奸夫。(旦連唱)叔叔你忒煞把人輕!(末白)你道沒,敢罰咒?(旦唾)是命。(旦唱)青青須有天為證。(末白)你敢道一個沒!(旦)沒!(末唱)你休得強惺惺,楊花水性無憑準。

(1) 忒煞:太甚、過於。忒,音ㄊㄜˋ。
(2) 罰咒:立誓。
(3) 惺惺:虛情假意,扭捏做態。

翻譯:女主角李瓊美婚後與人私通,姦情被其小叔發覺,李瓊美矢口否認,因此其小叔形容她是楊花水性,要她別再扭捏做態,趕快承認自己的罪行。後來「水性楊花」就用來比喻女子用情不專,淫蕩輕薄。


正當吵的不可開交時,雍正就出現即時解圍,13阿哥也問起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若曦與八爺的一段情怎麼可以講給雍正知道,

惡人先告狀  

出自:魯迅《兩地書》:“經我強硬的答复,沒法對付,便用最終的毒計,就是以退為進,先發制人,亦即所謂'惡人先告狀'也。”

意思就是做錯事的先去報案


若曦為此煩悶了好幾天,剛好在荷花池邊被雍正遇上了,就來個湖心划船小憩(真是浪漫)

結果面對四爺凝視的眼光,若曦也不好意思了起來,只好用手絹遮著,雍正便緊握著小妮子的手,最後若曦只好屈服,放下手絹

君子一言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出處:鄧析子·轉辭“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

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
意思是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

為何是四匹馬呢?不是一馬、兩馬?

古時候的馬車一般都是一隻馬,好一點的車就是兩隻馬,但是如果要快一點的車,就會用到四匹馬了,請看下圖

 


後來康熙又帶著一票阿哥出塞了,只是這回讓14阿哥對上敏敏了,敏敏一氣之下,要跟若曦賽馬。

若曦為了掩護14阿哥,刺馬求勝,讓康熙甚是懷疑,此時,14又跪了........(這部戲凡夜必月圓,一跪就下雨,這幕算是例外吧)

14又跪了  

後來蘇完瓜爾家王爺出來插話,讓這件事暫時落幕了,帳棚外,敏敏調侃著若曦和14阿哥,13說:你是沒看過他們兩個吵架(指的就是14為了八阿哥找若曦理論那一次)

   


若曦為了讓敏敏一償心願,設計了一個舞蹈,讓敏敏演給13阿哥看,希望他以後看到舞蹈,白雪紅梅就會想到她,結果大受好評,康熙極為喜歡,還建議以後的宮廷娛樂都交給若曦,

若曦當然是婉拒了(這可是苦差事呀)

程咬金 黔驢技窮   

程咬金

程咬金,唐朝大將,濟州東阿斑鳩店人(今屬山東省東平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十九。在民間故事程咬金是一員福將,其三板斧相當厲害,但實際上,一生並無以板斧為武器,而是用槊。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起,盜賊蜂起,程咬金組織了一支數百人的武裝,護衛鄉里。他後來投奔李密,得到重用,為內軍驃騎之一。最終投奔李世民,立下不少功勞,封魯國公。

那斧頭那件事情是怎麼回事?

在以《說唐》為代表的系列話本及歷史演義小說中,程咬金使一柄八卦宣花斧。程原本家住濟南,幼年喪父,與秦瓊是總角之交,後隨母逃荒至歷城,與秦瓊分別。長大後,程咬金販賣私鹽,打死捕快,判了死緩,坐牢三年。恰逢隋煬帝大赦天下,釋放出獄。出獄後,程咬金受母親教誨,正經營生,販賣柴薪,卻遇上響馬尤通。尤有意要騙程咬金做強盜,教他斧法,程咬金總學不會。程咬金一日夢一老人,教會了他全套精妙斧法,醒來演練,卻被俊達(尤通)喝破,只記得三招半,這就是所謂「程咬金三斧」。

演變至今,「三道板斧」變成歇後語,意思是「只會幾招」。

常聽有人說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指的是:當初尤通不是找程咬金去當強盜,結果隋煬帝的皇槓每次都被程咬金從半路劫走,所以才有此說法。

皇槓是地方大臣獻給皇帝的貢品。


至於黔驢技窮,典故是來自那位好為人師的柳宗元:柳宗元 《黔之驢》:有載驢入黔者。虎末會見驢,以為有能,不敢近之。及其久也,試近出其前后,驢怒而蹄之。虎喜曰:「技止此耳!」遂撲食之。

意思是:古時候,黔地沒有驢,有個商人運來一匹驢。由於沒有人買,便將牠放在山中。有一天,一隻老虎看見了這隻驢。驢子長得高大健壯,老虎沒有見過,便以為是隻兇惡的猛獸,便躲在樹林裏靜靜觀察。時間一長,老虎漸漸覺得驢子似乎并不可怕,便想試試對方的本事。牠就故意作出要攻擊的樣子,這下子惹惱了驢子,便用后腳猛踢老虎。這樣,老虎就知道驢子只有這點小本領。這次老虎放心攻擊,很快就把驢子吃掉。

黔,貴州省的簡稱。

就是說只有一招半式,多的也不會了。


康熙誇敏敏:芙蕖出綠波

芙蕖出綠波   

芙蕖,就是荷花,荷花的花苞叫菡萏(ㄏㄢˋㄉㄢˋ),已開則叫芙蕖。

出自:曹植〈洛神賦〉中有一句:「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是用以形容女子光艷照人的樣貌神態。

想看洛神賦的可以點這裡


 若曦感慨敏敏明天就要離去,還有諸位阿哥的未來,覺得歡樂的時光總是太短暫,就說了(第16集9:50)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出自:明‧湯顯祖《牡丹亭》

全句: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倦,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寫的是:原來萬紫千紅,百花爭豔,這樣的景象卻安置在如此殘破的後花園裡。良辰美景老天對它如此的安排,也真是無奈啊!

奼,艷麗的意思。

 

既然牡丹亭都出現2次了,我就來補充一下牡丹亭的故事:

此劇描寫了南宋時期的南安太守杜寶獨生女杜麗娘一日在花園中睡著,與一名年輕書生在夢中相愛,醒後終日尋夢不得,抑鬱而終。杜麗娘臨終前將自己的畫像封存並埋入亭旁。三年之後,嶺南書生柳夢梅赴京趕考,適逢金國在邊境作亂,杜麗娘之父杜寶奉皇帝之命赴前線鎮守。其後柳夢梅發現杜麗娘的畫像,杜麗娘化為鬼魂尋到柳夢梅並叫他掘墳開棺,杜麗娘復活。隨後柳夢梅趕考並高中狀元,但由於戰亂發榜延時,仍為書生的柳夢梅受杜麗娘之託尋找到丈人杜寶。

杜寶認定此人胡言亂語,隨即將其打入大獄。得知柳夢梅為新科狀元之後,杜寶才將其放出,但始終不認其為女婿。最終鬧到金鑾殿之上才得以解決,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若曦突然想離開這邊,說了:音漸不如聲漸消(12:33)

 音漸不如聲漸消  

出自大文豪蘇軾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翻譯:

春天已經接近尾聲,殘花落盡,樹上的杏子還是青青小小的。燕子飛來的時候,綠水漲滿了溪河,圍繞著人家。

在春風的吹拂下,柳枝上的棉絮越吹越少;白色的柳絮隨著風而四處飛揚,遠達天涯海角。而天涯海角一定到處長滿了青青翠翠的芳草;但芳草是不是像柳絮一樣,會愈吹愈少呢?

附近有一戶人家,牆內的鞦韆上有一位美麗的女子玩得正高興;青翠的笑聲傳到了牆外,吸引牆外的我停下來觀看。
看著看著,漸漸的女子的笑聲愈來愈小,最後竟然回屋裡去了,留下我獨自懊惱著女子的無情和自己的自作多情。

典故:

朝雲,是蘇軾的侍妾,跟隨他二十幾年,不但乖巧,而且忠誠,所以蘇軾相當寵愛他。
這首詞,就是蘇軾作給她唱的,她的歌聲輕柔,唱起這種婉轉的詞調正合適。

一個初秋的日子,秋風陣陣,落葉蕭蕭,蘇軾和朝雲一面飲酒,一面唱著歌,朝雲唱到這首,「蝶戀花」的「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時,突然淚下如雨,哽咽不成聲。蘇軾很驚訝,就問他緣故,他回答說這兩句她唱不下去了。蘇軾聽了大笑說:「我正因為秋天來了,四處一片淒涼景象而悲秋,你卻反而悲起春來了。也罷,我們就不要唱這首吧!」

過不久,朝雲得了病去世了。蘇軾突然失掉了二十幾年來相依為命的知心人,非常悲痛,從此不再聽這首詞,也不再唱它了。


若曦告訴雍正,想著嫁人以後的妻妾之爭,不如去當尼姑

當尼姑   

清朝歷史上,出家的傳說可不少,像是康熙他爸順治,當然,這件事情沒有記錄,戲劇中才出現。

另外有一位就是真的出家了,他是蘇麻喇姑,康熙的紅顏知己青梅竹馬

她是清朝孝莊文皇后的侍女,出身於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隨孝莊陪嫁進入後金宮廷。通曉蒙滿文字。1636年,曾參與設計清朝開國冠服。曾經擔任順治帝、康熙帝兩代皇帝的啟蒙老師。老年時,又撫養康熙的第十二子胤裪。


戶部貪汙(康熙49年)的事情還是爆發了,康熙在朝廷大怒

餓殍  

餓殍遍野

出自: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殍:人餓死後的屍體。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饑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八爺顧及朝政,畢竟一次宰了120人也不妥當,所以建議康熙從輕發落,

牽一髮  

牽一髮而動全身,出自:清·龔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觸》詩:“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

比喻動極小的部分就會影響全局。


當然,康熙早就知道阿哥在暗地裡玩什麼花樣,所以想問問看雍正的意見:

姑息  

姑息養奸:《禮記·檀弓上》:“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姑息:為求苟安,無原則地寬容;養:助長;奸:壞人壞事。無原則地寬容,只會助長壞人作惡。


此時13阿哥也補了一句:治亂世用重典

亂世用重典  

出自:朱元璋遵循古訓,提出:“吾治亂世,非猛不可”

就是愈亂的時代,愈是要用嚴刑峻罰來管理國家


最後皇帝假裝應了太子的說法,只是雍正實在過於剛正,頂了回去:

變本加厲  

變本加厲,出自: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厲:猛烈。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指情況變得比本來更加嚴重。


九天供賦歸東海  

民謠傳唱九天供賦歸東海(徐乾學),萬國金珠獻澹人(高士奇)。

明清兩朝地方官員的俸祿低微,僅可糊口,縣太爺還要聘請「案牘師爺」、「刑名司爺」,其薪俸全由縣太爺個人支付。故明清兩朝的地方官,能做到畢生清廉的實在不多見。

康熙雖然對貪污恨之入骨,說,「朕恨貪污之吏,更過於噶爾丹」。但他也曾說:「要杜絕貪污根本不可能」,晚年甚至允許官員貪污,以致政風敗壞,如大臣索額圖、明珠,徐乾學、高士奇等,皆肆無忌憚地貪污公款。


雍正沒看出康熙的算盤,只好離開,躲到他的荷花池去休息,結果害13找不到人(怪了,我一直以為這個紫禁城沒有電話、網路,但是消息卻傳的特別快,下次可能要添加衛星定位了)

承光門  

承光門,位於御花園,御花園的正南有坤寧門同後三宮相連,左右分設瓊苑東門、瓊苑西門,可通東西六宮;北面是集福門、延和門、承光門圍合的牌樓坊門和順貞門,正對著紫禁城最北界的神武門。

忘記地理位置,就看這邊:跟我一起再看一次步步驚心吧-1


後來康熙告訴雍正:水就算髒了,也不用直接倒掉,還是可以用來澆花,治大國如烹小鮮,以柔克剛

以柔克剛   

以柔克剛,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

說的是用柔軟的去克制剛強的。

其實雍正就是這點沒學到他老爸的經隨,康熙最擅長用兩個敵對勢力互相箝制,為他做事,從索額圖和明珠就可以看得出來,所以其實康熙早有耳聞這件事情跟八阿哥九阿哥有關係,才會特別找了太子和他來查案。要是雍正有學一點這個技巧,將來也不會讓若曦難做人,或是在歷史上名聲不太好了。


這次換13哥調侃雍正了

知無不言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出自:宋·蘇洵《衡論·遠慮》:“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百人譽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

意思是:知道的就說,要說就毫無保留。


九爺自己知道自己行為不檢,也命令下面知所收斂,只是他下面的人更白目.......

冰敬  

冰敬炭敬:炭敬是中國古代外官在冬季饋贈京官的銀錢。相對於冰敬,炭敬等級較低,冰敬的對象通常是軍機大臣。


康熙網開一面,不再計較,13問起若曦的想法,若曦就說:貪贓就會枉法,之後就會互相包庇,瞞天過海,最好的方式,還是嚴懲不殆。(大陸現今貪汙嚴重,所以若曦才會這樣說吧,其實台灣也好不到哪邊去)

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出自三十六計的第一計

請參考這邊 

若曦的想法跟雍正剛好不謀而合,所以雍正即位之後,也確實針對朝中貪汙的狀況一一清算,拿回不少銀兩,讓國庫充實不少。(不然之後乾隆哪有得揮霍)

arrow
arrow

    快樂小藥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