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自:Klein S, Alpers D, Buchman TG, et al: Use of Clonidine to Decrease Intestinal Fluid Losses in Patients With High-Output Short-Bowel Syndrome. JPEN 2004; 265-268
前言
    短腸症常併發高腸道排出量、嚴重營養不良,並且無法維持正常體液、電解質、營養狀態,通常需要長期使用居家靜脈營養來維持正常功能。因此,體液-電解質的流失控制到最小值則成為其治療的重要目標。雖然以modified diet、口服再水化溶液、抗蠕動劑及抗分泌劑可降低或排除對靜脈輸液及營養需求,然而仍有許多病人仍有過量的造口排出。
     Clonidine是α2腎上腺性作用劑,經由中央及周邊作用來抑制胃腸道蠕動,也藉由直接活化突觸後α2接受器來增加腸道的鈉水吸收及降低重碳酸根的分泌,因此可用來治療特殊形式的慢性腹瀉。也有報告指出,對於有大量腸道排出的小腸移植術後病人,clonidine可以降低腸道排出。
    我們報告2個高腸道排出的短腸症病人,在傳統飲食、抗腹瀉及抗分泌治療後,無法有效降低體液及電解質的流失;在clonidine治療後,都有快速且明顯的降低腸道排出量,其生活品質因而獲得改善,此2案例支持用clonidine來治療短腸症病人的想法。
案例1
    29歲女性,罹患肛門腺癌,於放、化療後局部切除直腸,因術後併發症而切除更多腸道,並進行結腸造口術,剩餘175公分的腸子吻合到8公分的降結腸。體重由68公斤(BMI 24.2 ㎏/m2)降至47公斤(BMI 16.7 ㎏/m2),降幅30 %。由於高造口排出量,開始使用diphenoxylate、loperamide、octreotide(每天皮下注射100μg)、codein (每6小時口服15mg)及每天3次4滴鴉片酊劑治療,造口排出量仍每天超過4升。出院後5周因疲倦、脫水、電解質不正常再度入院,體重41公斤(BMI 14.7㎏/mm2)。住院期間使用中央靜脈營養治療,並改用膠囊(含30 mg 顛茄粉末及50 mg鴉片粉末,每天4次)及omeprazole 20 mg,每天2次,並增加酊劑(顛茄0.6 mg及鴉片0.12 mg,每天4次)使用,但造口排出量並未獲得改善,反而引發副作用,因此將酊劑劑量調降(顛茄0.3 mg及鴉片0.1 mg,每天4次),加上每天4次,每次2克的cholestyramine來治療,依然未有改善。因此啟用clonidine口服0.025 mg,每天2次,1個星期後,造口排出量下降至每天2.5公升;2個月後增加至0.1 mg,每天2次,16週後,顛茄及鴉片的使用量也減半,並停用omeprazole。病人並未發生任何低血壓的症狀,反而上升至90/60 mmHg。
6個月後,腸道排出量降至每天低於1升,因此停用中央靜脈營養輸液及其他輸液補充,體重維持在49公斤。術後1年,持續使用維生素補充、regular diet及顛茄、鴉片、clonidine,造口排出量平均每天1升,體重也維持在49.1公斤且能從事日常活動而不感到疲勞。
案例2
     22歲男性,BMI 23 ㎏/mm2,車禍導致腸缺血、壞死,而大量切除腸道,剩下空腸30公分接到30公分的乙狀結腸和直腸。直腸排出量大約每天4升。酊劑(鴉片0.12 mg及顛茄0.18 mg,每天4次)治療後,體重維持在64.5公斤 (BMI 19.6 ㎏/mm2),且能正常上課,但顯著的腹瀉及需長時間使用靜脈輸液限制他的日常活動。
    術後16個月開始口服clonidine 0.05mg,每天2次;2個星期後增加至0.2 mg每天2次,合併使用顛茄酊及鴉片酊,直腸排出量降至每天2升,體重增加2公斤,而血壓也維持在正常值;6個月後,體重上升至70.9公斤(BMI 21.6㎏/mm2),增幅10 %;15個月後,每天使用3升的居家靜脈營養,滴注8小時,維持每天1.5升的直腸排出量。降低直腸排出量及縮短靜脈輸注的時間,使他日常活動能力增加。
討論:
    許多短腸症的病人伴隨有高腸道排出,因而需要補充大量靜脈輸液,而影響到生活品質。此2個案例,在積極使用抗腹瀉及抗分泌劑治療後,仍有大量的腸道排出,而在clonidine治療後,則有顯著的降低體液流失(每天約2.5到3公升)。案例1,使用clonidine後,停用居家靜脈營養及鹽類輸液,降低鴉片及顛茄之劑量,也以口服飲食來維持營養狀態;案例2,使用clonidine後,停用鹽類輸液,降低居家靜脈營養的體積,也簡化電解質的維持。此2案例說明,clonidine可視為短腸症病人的治療用藥。
    Clonidine是α2腎上腺性作用劑,藉由增加鈉水吸收、降低重碳酸根分泌而改善腹瀉,也會經由中樞及周邊的來抑制胃腸道蠕動。然而clonidine對人體腸道的作用仍未確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通過clonidine用於治療高血壓,它於上消化道快速吸收,口服1個劑量後30到60分鐘可看到降壓效果,吸收的劑量約一半被肝臟代謝,另一半以原型由腎臟排泄。由此2案例發現,大量腸道切除及腸道吸收功能不良並不會嚴重影響clonidine的吸收及作用。最常被報告的副作用是口乾、嗜睡、眩暈、鎮靜及便秘,也會有低血壓的情形發生。因此,我們以低劑量開始使用clonidine,逐漸增加劑量直到達理想治療效果或口服0.2 mg,每天2次。在此治療下,2個案例沒有副作用或低血壓發生,反而血壓有上升的情形,推測是因為減少體液的流失。
總而言之,我們發現,在此2高腸道排出的短腸症病人,當傳統的抗腹瀉及抗分泌治療沒有發揮適當的療效時,使用clonidine治療可降低其體液流失及簡化營養處置。因此,clonidine應該可以加入治療短腸症病的早期療程中,因為它可能可以減少或消除對於鴉片類的需求,而鴉片類抗腹瀉劑不但昂貴,有成癮性,也會造成鎮靜、嗜睡及情緒改變等副作用,然而,仍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我們的結果,並決定clonidine的使用是否比其他抗腹瀉劑有效。



林思慧藥師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樂小藥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