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這件事情,其實是有客觀有主觀,因為對於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其實發燒的溫度都不一樣
到底應該幾度叫做發燒呢?
當體內的中心溫度超過38℃以上就可稱為發熱,重症醫學認定發燒為38.3℃以上;
但運動、天氣熱、曝曬太陽下、洗熱水澡等也會提高體溫,劇烈運動時,體溫甚至可以到40℃,但是此時我們並不會認為他是發燒。
由此可知其實發燒不是一個正式的疾病,他只是一種狀態。
簡單圖解一下發燒的原理:
如果你懶得看英文,這邊有簡化版的
除非高燒大於39.5℃,不然不急於退溫,退溫不見得有利(中度發燒或有助免疫)。人體內的核心組織在37.8℃時會有最高的工作效能。
一般發燒溫度大多介於38 ~ 41℃,幾乎不超過42℃;超過40℃在醫學上稱為過高熱(hyperpyrexia),而低體溫通常是指小於35℃。
人類的身體會自我調節體溫達一個程度,即使不給予退燒,亦不會無限制上升,除非是真的有感染或是其他病症,才會持續升高體溫。
人類大多體溫超過41℃時,會開始發生抽搐,目前重症醫學科以43.3度為不會危害生命的上限。
發燒並不是完全不會有傷害性,一般老一輩的人常說發燒會燒壞腦袋,這個其實不是很正確的說法,因為如果沒有持續性高溫到42℃以上,並不會引起腦中蛋白質變性,所以是不會傷害腦腦部認知的。
人體的佔比最大的器官就是皮膚,同樣的,我們的皮膚也負擔著70%的溫度調節功能,體表的溫度變化可以從20-40℃,也因為佔比甚大,所以天氣和時間也會輕微改變體溫,
早晨體溫通常會比較低(最低溫發生在6-7點),約35.5℃
晚間的體溫會達到最高(最高溫發生在5-7點),約37.7℃
日均溫為36.7。
所以我們在醫學上認定的核心溫度的均溫為37.7℃,變動可以為35.5-40℃
而一天之內可以接受的波動在1℃以內,雖然也有人曾經增加到1.3℃。
核心溫度要怎麼測呢?目前是以肺動脈導管量測肺動脈或是膀胱導管量測的膀胱溫度稱為核心溫度。
對於新生兒來說,以下的情況就必須要特別注意一下:
- 新生兒肛溫超過38℃,往往要做完全的檢查,如胸部X光、血液尿液檢查、脊椎穿刺;這時寶寶多半表現嗜睡、厭食、活動力少。
- 2歲以下的幼兒,肛溫超過38.9℃,及白血球小於5千或大於1萬5千。
- 高燒肛溫超過41℃。
這邊補充一下各種年齡的大略體溫
年齡 | 耳溫 |
0-2 | 36.4-38 |
3-10 | 36.1-37.8 |
11-65 | 35.9-36.6 |
>65 | 35.8-37.5 |
此外,女性從排卵到月經的期間,會約略增加0.5℃左右。
甲狀腺亢進的患者,也會增加約0.5℃
特別注意:有些父母會使用民間流傳的一些退燒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來為孩子退燒,這是不適當的。宋文舉主任指出,寶寶發燒時燙熱的皮膚突然碰到冷水酒精,寶寶反應會很劇烈,可能會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氣味又會使幼兒昏睡,像喝醉了一般。此外,傳統老一輩的「寒到」的觀念,造成一般誤以為發燒時必須多穿衣服,趙文崇主任強調,其實剛好相反。他說,發燒時全身能散熱的地方以皮膚的表面積最大,散熱效果最好,假使能將過多的衣服剝除,大量身體的熱可經由寬鬆清涼的外表排除,體溫很容易下降。
不過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卻衍生出另外一個困擾的問題,該量哪邊的體溫?
最早從19世紀開始,人類就用大量的腋溫資料來建立標準,所以當時定腋溫37℃為標準體溫。不過對於加護病房來說,並不會用腋溫作為標準溫度,如果可能的狀況,會採用核心溫度。
現在常見的體溫量測,有額溫,耳溫,口溫,腋溫,肛溫,如果你問不同的醫療人員,也會得到不同的溫度,有些學說認為口溫和腋溫相當,而肛溫約比腋溫和口溫多了0.56℃左右。
而目前比較常用的量測方式是耳溫,主要理由是耳溫為量測鼓膜及耳道內的溫度,這部份的血管和下視丘的血管比較相近,下視丘為調控體溫中樞,所以我們會覺得這樣準確度比較高。
請參考解剖圖:
當然,這沒有絕對的正確與否,不過我還是簡單整理一下給大家參考:
體溫的測量
|
範 圍 |
正 常 |
發 燒 |
測量方法 |
注意事項 |
腋溫 |
35-37.5℃ (34.7-37.3) |
37.5℃ |
>37.5℃ |
先將體溫計之水銀甩至35 °c以下,將溫度計夾於腋下,約5-10分鐘,若高於37.5°c則表示發燒。 |
1.請將腋下汗水擦乾後再量,以免影響測量溫度。 2.量測腋溫需要時間,因為要等溫度傳導到儀器。 |
耳溫 |
35-37.8℃ (35.8-38.0) |
37.8℃ |
>37.8℃ |
1.先將耳溫套套上耳溫槍。 |
若所量出體溫過低可能情況: |
口溫 |
35-37.8℃ (35.5-37.5) 年輕人可能會 |
37℃ |
>37.5℃ |
1.用75%酒精消毒體溫計。 |
1.每次測量請放在同一個位置,以避免測量誤差。 2.可能會受到呼吸和飲食的影響有所差異。 |
肛溫 |
35.5-38℃ (36.6-38.0) |
38℃ |
>38℃ |
將體溫計以潤滑油潤滑後,插入肛門2-3公分,測量一分鐘即可,若高於38°c即為發燒。 |
1.測量時,請固定姿勢,避免溫度計折斷,水銀外漏。 2.可能會有交叉感染的風險 |
或是:
一般說來:腋溫比肛溫低0.5℃,腋溫比口溫低0.3-0.5℃,所以加起來腋溫大概會低於肛溫0.5-0.8℃。
放上圖形會比較清楚:
在這邊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只用手去感覺有否發燒。
肛溫>38
耳溫>37.8~38.3
額溫>37.8
口溫:上午高於37.2℃或下午高於37.8℃
腋溫>37.5~38
這樣在衛教時,應該會比較方便。
另外,對於兒科來說,發燒的處理也有分輕、中、重度,處理方式簡單描述一下:
1. 輕度發燒:肛溫或耳溫介於38~38.5°C,不需使用退燒藥,只要多補充水份即可。
2. 中度發燒:肛溫或耳溫介於38.5~38.8°C,請依醫師囑咐使用口服退燒藥或肛門栓劑退燒藥,應予穿著適度的衣服或蓋被保持手腳溫暖,真的很難受時,可以使用冰枕(3 個月以下之嬰兒使用水枕)作為短時間緩解之用,但不可一直使用,貿然在病程一開始時使用冰枕或是長期使用冰枕,會導致病患的體溫控制更不穩定。
3. 重度發燒(高燒):肛溫或耳溫超過38.8°C,請依醫師囑咐口服退燒藥或使用肛門栓劑退燒藥。應予穿著適度的衣服或蓋被保持手腳溫暖, 原則上已經很不舒服時,也是可以使用冰枕(3 個月以下之嬰兒使用水枕),但是必須是要在症狀有控制住或是在服用藥物之後體溫開始降低時才使用,另外真的手邊器材不足時,也可洗溫水澡( 水溫36°C~37°C,約20~30 分鐘),促使皮膚微血管擴張,藉由水氣蒸發而達到退燒效果。
最後補充一點,因為耳溫槍品牌眾多,有些人會以為每一種都是一秒耳溫槍,但其實不然,因為一秒耳溫槍的設計是已經將探頭加熱至體溫近似值,所以才可以在很短時間直接量出體溫,但是部分比較低價或是沒有做過此設計的耳溫槍,就必須像是一般溫度計一樣,正確的在耳道內停留一段時間,才可以量出正確溫度。
所以原則上,使用錢還是要先參照說明書的解釋,因為電子儀器和過往的水銀溫度計不同(雖然已經買不到了),因為有些廠商會在腋溫計上面直接以程式設定修正值,所以量測出來的溫度可能會非常近似核心溫度,也就不用自己加加減減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