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有一種討厭生物就變多了,就是蚊子
所以今天,就要讓你看看,蚊子有多討人厭
蚊子是一種變態生物,而且是完全變態
我知道你誤會了,生物學上的變態,是指型態轉變(Holometabolism)
翅亞綱的內生翅類昆蟲,如各種甲蟲、蝶、蛾、蜂類和蠅類等,它們蟲體自卵孵化後,幼蟲和成蟲不僅形態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也不一致,從幼蟲到成蟲要經過一個蛹期(這在不完全變態中沒有的)。在蛹期體內進行劇烈的組織和器官的改造過程,蛹期過後,成蟲破蛹而出。這稱變態稱完全變態(又叫變異/蛻變),絕大多數昆蟲都是屬於這種變態類型。
所以,你應該認識一下蚊子的幼蟲,孑孓(ㄐ一ㄝˊ ㄐㄩㄝˊ),一個很難正確拼出注音的詞
孑孓的特色,就是會浮在水面上
蚊子吸你的血,並不是用咬的,我有找到一張很容易讓你理解的圖示
不過蚊子的吸管,並沒有你想像的單純
剛好有一個網友有特寫:
再更近一點看
這是分析圖:
其實你仔細看,他的口器旁邊還有許多的附加物
國家地理頻道還特地拍攝了他的口器:
科學家以顯微鏡內視「蚊子叮咬」的過程,發現蚊子的口器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僵硬。根據影片畫面,它在穿刺皮膚時確實很銳利,但是進入皮下開始搜尋血管時,突然又變得柔軟而靈活。
蚊子口器看似一支吸管,其實它是一組更為複雜的工具:管狀外鞘的尖端有著鋒利顎齒,會像刀片一樣劃破皮膚,朝皮下更深處推進;接著藏在裡面的兩條軟性唇瓣再彎曲滑進獵物體內,一條釋放具麻醉、抗凝血效果的組織胺,另一條吸血。
這邊有影片給大家看
出乎意料的是,蚊子沒有那麼神準每次叮咬都找得到血管,牠們往往需要花個一、兩分鐘進行探測;刺入後,平均從血管裡吸取血液暢飲四分鐘,直到血管崩潰,才從周圍血池直接飲用
原文網址: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808/252904.htm#ixzz2bOizBh8U
經由蚊子引起最常見的疾病有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
之前有寫過
曲弓熱 Chikungunya fever
West Nile Fever 西尼羅熱
[疾管局]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
有些人會有一個疑問,共用針頭會傳染愛滋,那蚊子咬過愛滋病患或是B型肝炎患者,如果再去咬別人,會不會傳染呢?
剛剛費神跟各位解釋蚊子的口器意義就在這裡了
蚊子傳播疾病,大致有兩種傳播方式:生物性傳播和機械性傳播。所謂生物性傳播,是指病原體在蚊子體內經歷了發育、增殖的階段,再傳染給人。例如B型腦炎病毒隨血液被吸入蚊子體內後,先在其腸道內增殖,然後移行至唾液腺,經叮咬後傳播給人或動物。
愛滋病病毒在蚊子體內既不發育也不增殖,所以不可能通過生物性的方式進行傳播。而機械性的傳播方式,在愛滋病此種方式亦不可行。因為蚊子在吸血前,先由唾液管吐出唾液(作為潤滑劑以便吸血),然後由另一條吸食管吸入血液。血液的吸入是單向的,吸入後不會再由食管吐出來。
另外有人擔心蚊子嘴上的殘留血液可能帶有愛滋病病毒,會傳染給人。但一些研究發現,蚊子嘴上的殘血量僅有0.00004毫升,如按此計算,要叮咬2800次,殘血量中才能帶有足夠引起HIV感染的病毒。而且,當帶有愛滋病病毒的血被蚊子吸入後,愛滋病病毒在23天內即被蚊子所消化、破壞而完全消失。而蚊子一旦吸飽血後,要待完全消化後才會再叮人吸血。因此,無論從哪條途徑,蚊子傳播愛滋病的可能性可以說是不存在的。至目前為止,亦尚未發現經蚊子或昆蟲叮咬而感染愛滋病的報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