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有過這樣的經驗:到醫院看病或探病時,走進洗手間,地上濕滑、便器髒污、垃圾快滿出桶子;躺在急診室抬頭往上看,天花板一團水漬或黴菌斑點,真擔心會掉落臉上。

 

你可能也去過國際連鎖咖啡館或五星級飯店,大廳乾淨明亮是基本要求,廁所內的潔淨清爽就好像自己是當天第一個使用的人,牆壁上的清潔確認單顯示,清潔人員被要求每隔半小時清掃一次。

 

琉璃工坊在上海的主題餐廳,每個月兩次全員大掃除,從半夜清掃到天亮,用幾乎拆掉天花板的精神將餐廳各區間、角落、管線、抽屜幾乎翻了一圈,不放過任何細節,務求一塵不染,因為他們相信餐廳的衛生與消費者健康息息相關。

 

相較於餐廳、大飯店,醫院對民眾的健康衝擊應該更高度相關吧,但乾淨這件事對醫院來說,似乎不甚重視。

 

誰說乾淨跟院內感染無關?

 

國內某醫學中心高階主管說,目前沒有科學研究顯示乾淨跟院內感染直接相關,更何況每天進出的病人這麼多,以廁所來說,「目前只能排一天三班打掃。」

 

翻開國內醫院評鑑,林林總總幾十個項目令人眼花撩亂,獨漏清潔指標,難怪醫院這麼髒,因為評鑑沒要求。這情形不只台灣,連「美國醫院評鑑(JC)或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也沒將清潔指標列入,」美國降低感染死亡委員會(RID)主席貝希麥考基(Betsy McCaughey)提出抨擊。

 

貝希麥考基曾擔任前紐約市副州長,提出非常多健康政策,她四處演講、寫文章,要求醫院行政管理階層正視乾淨問題,因為這跟院內感染有關。

 

相關的研究在2007年4月美國健康照護流行病學會年會紛紛登台。波士頓大學研究者檢查49個開刀房發現,半數以上應該消毒完全的器械竟然被忽略了。另項研究針對康乃狄克州、麻塞諸塞州與華盛頓特區20家醫院的住院病房,迎接新病人時竟然有超過半數以上的病房沒有打掃消毒完全,留下髒污。馬里蘭大學研究指出,65%的醫師與醫事人員坦言,即使知道白袍髒了該洗了,也沒有力行至少一個星期送洗一次的基本清潔。

 

今年1月,勞委會公布「醫療院所生物性危害調查」,結果令人憂心,台灣醫生不愛洗白袍,44.3%穿了超過兩星期白袍仍不送洗,連續穿一個月都沒洗的則有13.5%。白袍可能成為潛在「帶菌體」。

 

也難怪,英國衛生部下令2008年開始禁止醫生穿白袍,理由是,白袍長袖袖口部份容易附著細菌,連手錶、珠寶與領帶也一併禁止戴。雖然各醫師團體強力抨擊新措施,但英國衛生部仍執意施行,不願悲劇重演。

 

在2004~2006年間,英國梅特斯通醫院爆發嚴重的院內感染,震驚全國。高達90位住院病患相繼感染「梭狀芽孢桿菌」而死亡,憤怒的病患家屬指責醫院淋浴間發霉、水槽甚至醫療器材生鏽,如此不注重衛生環境,使得原本應協助恢復病人健康的醫院變成了奪命醫院。

 

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除了看得到的髒污,還有更多細菌躲在暗處伺機而動,像是聽診器、血壓計套袖、心電圖的線上面都可能沾染。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血壓計套袖口上出現梭狀芽孢桿菌,捲起袖口裸露手臂量血壓時,病菌很可能隨著手腕、手指、指尖一路旅行到嘴巴,進入體內。一旦感染,易引發腹瀉、腹痛、發燒、白血球上升、結腸炎、脫水甚至敗血症、休克死亡。

 

院內感染,世紀之毒

 

各種病菌隨病人、醫護人員與各種醫療設備、建築互相交流,隱身定居在醫院各角落,院內感染可能隨時一觸即發。

 

「廣義來說,只要在醫院內得到的感染就算院內感染,」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張上淳表示。但唯恐民眾將院內感染與醫療疏失直接畫上等號,最新修訂的院內感染定義是,病患入院後72小時發病才算院內感染。因為感染有潛伏期,如果病患一入院就發病,應算社區感染(感染源來自社區)。

 

院內感染的殺傷力不容小覷,如果大家不健忘,幾年前全台灣籠罩在SARS病毒威脅下,和平醫院淪陷,醫生、護理人員感染死亡,連百年老店台大醫院也創紀錄關閉急診室,人人隔著口罩互動。

 

2003年SARS狠狠教訓了全台灣之後,各醫院開始曉得要重視院內感控(因為感染科不賺錢,以前不受重視),組織院內感染委員會、撥預算。但成果還不顯著,2004年全台灣院內感染病例數79342,但2006年全台灣的院內感染病例數為78886,進步才466例,非常有限。

 

而且衛生署也沒做因院內感染而死亡的統計。

 

被稱為「世紀之毒」的院內感染,堪稱目前全球醫界最重視的熱門議題,也是當前病人安全重點工作。「減少健康照護相關的感染風險」已經被列入2008年美國病人安全年度目標之一。

 

造成院內感染的原因非常複雜,進行侵入性醫療行為是其一,例如有些住院病人接受靜脈注射,原本皮膚好端端的,因為插靜脈導管讓皮膚表皮產生破洞,細菌透過洞口進入體內;或者像是氣管插管,空氣經過管子進入肺部,如果再加上抽痰,管子需往很深的地方抽痰,等於將細菌帶入原本不易到達的身體深處;導尿管也如此,細菌可堂而皇之深入膀胱內,「這些管子破壞了我們正常的抵抗力,身體既有的防衛機轉沒了,」張上淳解釋,這些都是住院病人容易感染的原因。

 

外科手術過程中也可能慘遭感染,美國麻醉醫師學會(ASA)將手術麻醉風險分五級,國外有項大規模研究顯示,1~2級手術(如單純性闌尾炎)的感染率為1.9%,3~5級(例如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衰竭的患者腹部血管瘤破裂)則高達4.3%。整體來說,監控手術部位(SSI)的感染率平均為10%,林口長庚一般外科主任趙子傑說。

 

甚至還曾發生麻醉師將麻醉劑放入自己口袋,因為沒用完,順手將剩餘的留給下個病人,結果原本單純做隆乳手術的女性嚴重感染,緊急轉送醫學中心加護病房救治一個多月才逐漸康復。當時負責救治的唐高駿醫師指出,那位麻醉師使用的麻醉劑(propofol)運用廣泛,但因為製作過程沒有防腐劑,開封後沒用完須丟棄,顯然那位闖禍的麻醉師沒有依標準作業流程,孳生出革蘭氏陰性菌,注入病人體內。

 

病人本身抵抗力差,如果治療過程又需要特殊處置或工作人員大意,的確容易引發院內感染,也因此許多感染科專家共同指出,院內感染不可能完全被控制。根據國外研究,有些院內感染來自病人本身體內的病菌,有些是因必要的治療方式無可避免會感染,有些菌很自然就會出現在生理食鹽水、溫度計、導尿管,「就算很努力做感控,也只能減少三分之一的病人發生,」張上淳表示。

 

不過,從可以預防的部份來看,確實還有許多地方需加把勁,目前最迫切需要提高醫護人員的洗手遵從率。「我們很清楚病人之所以會發生院內感染,80~90%是工作人員帶菌傳遞發生的,」張上淳直言,醫護人員扮演重要媒介。

【康健雜誌111期 解悶救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樂小藥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