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
(一)疾病確認( Identification )
猩紅熱由 A 屬鏈球菌所引起,臨床症狀包括喉嚨痛、黏膜疹(Enanthem)、草莓舌及皮疹。皮疹通常呈細緻紅色斑點,指壓變白,摸起來似沙紙,此皮疹為鏈球菌之紅斑毒素(Erythrogenic toxin)所引起,常出現於頸、胸、腋窩、手肘、腹股溝及大腿內側面。典型的皮疹不出現於臉部,但臉部會潮紅(flushing),口周圍的地方( Circumoral )泛白。嚴重的感染常伴有高燒、噁心及嘔吐。疾病在恢復期可見患者之手指、手掌、腳趾尖及腳底脫皮,少部分亦可能發生軀幹和四肢脫皮的情形。猩紅熱如不治療有可能會引發急性絲球性腎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急性風濕熱(Acute rheumatic fever),薛登漢氏舞蹈病(Sydenhams chorea)及風濕性心臟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


(二)致病因子( Infectious agent )
Streptococcus pyogenes 。 A 屬β溶血性鏈球菌擁有至少 130種血清型,造成皮膚感染的 A 屬鏈球菌和造成喉部感染的鏈球菌血清型通常是不相同的。造成猩紅熱發疹、發燒的紅斑毒素有 A 、 B 、 C 等類, M 蛋白為主要致病因子,一般與風濕熱有關的是 M-1, 3, 5, 6, 14, 18, 19, 24 型(strain)的 A 屬鏈球菌。


(三)發生情形( Occurrence )
猩紅熱常發生於溫帶國家,次為亞熱帶,而熱帶國家則較不常見。以往猩紅熱是十分嚴重且會致命的疾病,由於醫療水準的提升與進步,一百多年來致死率已下降(症狀變得較輕微,同時報告病例數在已開發國家也逐漸減少。)
臺灣地區於2002、2003、2004、2005及2006 年分別通報1,655、1,162、1,254、1,713及1,633例病例(共7,417 例),確定病例分別有1,033、640、759、1,132.及1129例(共4,693 例),0~12歲每十萬人口發生率為12.26 ~ 31.35。
2002~2006年確定病例之流行病學分布如下:

1、性別:各年以男性多於女性,性比例約為1.6:1.0。
2、年齡:每年均以4 ~6 歲發生數最多,占各年所有病例約53%,其次7~9 歲,約占各年所有病例29%。
3、月份:全年每月都有病例發生,其中以3 ~ 7 月的病例較多。
4、地區:確定病例數以臺北市(1,229例)、臺北縣(1,157 例)、桃園縣(714 例)、臺中縣(439 例)、南投縣(429例)較多;確定病例發生率則以台東縣(0~14 歲每十萬人口發生率137人)、其次台南縣(0~14 歲每十萬人口發生率58人)次高。
5、病例聚集:多屬發生於托兒所、幼稚園之小規模聚集感染。


(四)傳染方式( Mode of transmission )
經由飛沫或是與患者或帶菌者直接或密切的接觸所傳染,鼻腔帶菌者尤易傳播疾病。間接或偶爾的接觸則很少會造成感染。


(五)潛伏期( Incubation period )
通常為 1 ~ 3 天。


(六)可傳染期( 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
一般未治療的病人傳染期為 10 ~ 21 天,如給與 Penicillin類藥物治療滿24小時,即不具傳染力。


(七)感受性及抵抗力( 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
雖然許多人會經由無症狀感染而產生抗毒免疫( Antitoxic immunity )或是特定型別抗菌免疫( Type-specific antibacterial immunity ),但人類對猩紅熱之易感性還是很普遍。猩紅熱很少會再復發,但由於鏈球菌分泌之紅斑毒素具有至少三種免疫的型態,所以還是有可能會發生。 



預防
(1)教育民眾認識鏈球菌傳染的方式,說明鏈球菌與急性風濕熱、Sydenhams chorea、風濕性心臟病和急性腎絲球腎炎之關係,以及抗生素全程治療之重要性。
(2)為預防風溼熱患者再度感染鏈球菌,進而引起風濕熱復發、 Sydenhams chorea 及再發性丹毒(recurrent erysipelas)之危險,患者應每月注射長效性的 Benzathine Penicillin G或每日口服Penicillin 或 Sulfadiazine 。如患者對 Penicillin 及 Sulfonamides 過敏,可改用紅黴素。
(3)教育教保育機構應監測個案同學健康情形,掌握請假人數及請假原因,提高警覺,必要時通知相關衛生單位,避免疫情擴展。



治療
(1)給penicillin類藥物治療。患者如不適用penicillin或紅黴素,可以Clindamycin或Cephalosporin來取代。Sulfonamides對去除喉部之鏈球菌不太有效。
(2)患者應遵守醫師指示服藥十天,不可任意停藥。
(3)患者應補充水分並多休息。
(4)教育患者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著口鼻,並妥為清理口鼻分泌物。

川崎氏症與猩紅熱的比較
 
猩紅熱
川崎氏症
年齡
3~15歲,2歲以下不會罹患
3~7歲
發燒
3~5天,抗生素有效
5天以上,抗生素無效
發疹
軀幹出現很多米粒狀的紅斑
手掌腳底泛紅呈硬狀水腫
口腔變化
舌頭出現草莓顆粒,喉嚨紅腫呈牛肉色
舌頭出現草莓顆粒,咽喉泛紅
藥物治療
使用penicillin
Aspirin、免疫球蛋白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快樂小藥師 的頭像
    快樂小藥師

    快樂小藥師 Im pharmacist nichts glücklich

    快樂小藥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