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的成因及症狀
簡單地說,白內障就是原來透明的水晶體有混濁的現象。水晶體位於虹膜與玻璃體之間,在正常的情況下水晶體是透明的,當光線透過角膜後,須經水晶體的拆射,才能將影像清晰的呈現在視網膜上,就好像照相機的鏡頭使光線聚焦在底片一樣。
白內障早期的症狀可能有視力模糊、色調改變、怕光、眼前黑點、複視、晶體性近視等,晚期症狀則為視力障礙日深,最後只能在眼前辨別手指或僅剩下光覺視力。
白內障可能的原因如下:
1.老年性白內障:
為最常見的一種白內障,隨著年齡的增加,四、五十歲後,水晶體會慢慢發生硬化、混濁而漸造成視力的障礙。
2.外傷性白內障: 車禍、鈍器傷害、尖銳物品的刺傷或穿透性眼內藥物所引起。 3.併發性白內障: 因虹彩炎、青光眼、網膜色素病變等等引起的白內障。 4.代謝性白內障: 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引起之白內障。 5.藥物性白內障: 因長期使用類固醇等藥物所引起之白內障。 6.先天性白內障: 由於遺傳性、染色體變異、胎內感染等所引起,嬰兒瞳孔內可見白色或灰色的混濁點,視力發展差。 參、白內障的治療 1. 藥物治療: 市面上有許多號稱可溶解或使白內障停頓下來的眼藥水,但其實際效果仍未碓定。 2. 白內障的手術療法: 手術治療為白內障唯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法。 手術時間約半小時至一小時,不需住院。 手術的過程是將混濁的水晶體摘除,並置入人工水晶體,再縫合傷口。 大多使用局部麻醉即可。 3. 什麼時候才是白內障手術的適當時機? 依個人的生活需要而定,即視力障礙已經影響到日常工作與生活習慣時,就可以開刀了。 有些過度成熟的白內障,會引起晶體性青光眼,故不宜等到白內障過熟時再手術,以免發生合併症。 4. 白內障術後視力應如何矯正? 目前白內障手術,大多同時置入人工水晶體,因此大部份不需眼鏡,即可顯著改善視力,少數病患若為更佳的視力來工作或閱讀時,可以輕度之眼鏡輔助之。 若未置入人工水晶體或不適合置入者,手術後約須一千度左右之遠視眼鏡或配戴隱形眼鏡。 水晶體置入後,患者全無不舒服的感覺,若無嚴重外傷,水晶體也不會移位或脫落。 若同時伴有神經病變,或視網膜病變等患者,術後視力的改善比較有限。 肆、有關白內障手術前後的問題 1. 手術前應作什麼檢查? 手術前應作眼部一般檢查及人工水晶體度數之計算。 2. 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可以動手術嗎? 白內障手術一般採用眼部周圍之局部嘛醉即可,但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需將血糖、血壓控制穩定後才可開刀。 3. 手術後應注意什麼? 手術後一至兩個月內應避免提重物及激烈運動,刺激性的食物或煙酒也應避免。 手術後早期應每星期回診一次,並戴上眼罩保護眼球,若有更加紅腫、疼痛、視力減退等現象,須馬上回診。 一般手術後二至四週,視力可漸穩定。 4. 白內障手術後還會再生嗎? 目前白內障手術均保留原來之後囊,以便置入人工水晶體,此後囊幾個月或幾年後可能再度變厚而使視力模糊,叫做後發性白內障。此時可使用雅各雷射照射即可破壞此膜,恢復視力,不需再度開刀。 5. 白內障手術有沒有併發症? 任何眼部的手術都可能會產生併發症,一般眼內手術併發感染機會約千分之一,必須立即治療。 其他併發症,如眼壓持續昇高,葡萄膜炎、黃斑部水腫或視網膜剝離等,但很罕見。 另外還常常聽到說用雷射來治療白內障,這是一個誤傳,雷射白內障手術目前還在實驗階段,是否比超音波白內障手術還好也尚未有定論。所以目前最先進的手術方式應該還是超音波手術。白內障手術後有一種情況需利用雷射來治療,白內障手術過後一段時間,因為後囊增厚而混濁,稱為「後發白內障」或「二度白內障」,這時可以借助雷射將混濁的後囊打開。雷射治療白內障,指的是這種「後發白內障」的情況。
白內障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