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台灣耶,也會凍傷?
你知道,夏威夷也是會下雪的嗎?
氣溫決定因素有兩個:緯度跟高度
當然,美國,加拿大,黑龍江下雪不稀奇,大家都知道,但是其實就算在赤道,只要高度夠,還是會下雪的
另外,大型冷氣團來襲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台灣最近也愈來愈冷了,而且,台灣也是有高於三千公尺的高山的,所以也是會下雪,同時,也是有可能凍傷的。
一般來說,凍傷是因為溫度過低,導致血管循環障礙,皮下的細胞和組織受到破壞,當然,和灼傷或是燒燙傷不同,
輕微凍傷在適當的時間和處理下,是可以還原的(燒燙傷知識簡介,燙傷藥膏),但是燒燙傷會直接損壞組織,所以還原性較低。
但是如果是二到三度嚴重的凍瘡,影響到更深的真皮層,皮膚會有水泡或血泡。更嚴重四度的凍傷甚至侵犯到皮下的組織,肌腱肌肉,骨骼,可能週邊脈搏會消失
那如果凍傷了該怎麼處理呢?
一般人最先想到的,當然就是回溫了,沒錯,是要將患者立即帶到溫暖的環境。
然而,要多溫暖呢?
大概跟體溫一樣,約36~38度左右就好了,頂多40度,你可能會想,這樣哪夠?
因為凍傷後組織會比較僵硬,而且酥脆,如果一下子太快回溫,就會像是將玻璃瓶先裝冷水又快速將開水倒進去一樣的破裂。
所以回到標準溫度反而是最好的,雖然會慢一點,但是卻對患者來說比較安全。
另外有幾件事情一定要知道:
- 患者如果是掉進冰水中,一定要將濕冷的衣物先脫掉,因為冷水停留在身上,經過風吹,會帶走更多的熱量,如果有衣服可以替換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今天是自己一個人不小心跌落冰水中,因為害羞不拖衣服,真的很有可能會失溫而死,不過,脫完衣服做在寒冷處,一樣也活不了,所以在還有體力的狀況下,建議是做點活動,跳一跳跑一跑都可以,直到衣服乾燥,再快點穿上。
- 不要卯起來用火爐烤,就算真的烤,也不要靠他太近,就像剛剛講的一樣,突然的高溫,尤其是乾熱,會導致組織和皮膚的壞死擴大,甚至轉變為灼傷。
- 可以用溫水,千萬別用熱水,尤其是在台灣寒流來襲食,很多人出門騎車可能不戴手套,回到家以後就趕快把手插到熱水中,這樣是很危險的,會讓整隻手都麻麻的,血液流速被低溫減緩後,突然提高溫度太多,會讓血管中充滿氣泡,很有可能會增加栓塞的機會,非常危險。所以切記,用溫水,接近體溫的水是最合適的。
- 不要搓揉凍傷的部位,如果是天氣冷,搓搓手可能會比較暖和,但是如果已經發生凍傷了,搓手或是搓揉膚的動作,有可能會將皮膚撕裂。
- 假如傷者在送院前仍有機會再暴露於低溫之下,則不應使用溫水浸泡,以免造成更嚴重的損傷。
另外,如果只是輕微的凍傷,像是在台灣因為寒流關係,在冷水中工作導致皮膚龜裂紅腫,但是沒有起水泡時,通常會有人跟你說可以用一點凡士林。
建議妳先參考一下凡士林:凡士林的功能
使用凡士林的理由,其實不外乎就是:
1.利用油分幫助隔絕低溫
2.利用一些滋養的成份,幫助皮膚復原
所以就算你找不到凡士林,只要找一些像是含有ADE的油性軟膏,都是可以的。
最後,又到了英文時間了,你知道凍傷的英文該怎麼說呢?
frostnip
那如果是另外一個另外一種,凍瘡:
frostbite
或是你要說:congelatio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