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丹麥研究者線上發表於12月19日Gut期刊的大型長期研究,子宮內膜異位和發生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風險增加有關。
  
  子宮內膜異位和IBD都會出現腹痛,一般發生於成年初期,都是慢性發炎性疾病;過去這兩個診斷不會同時存在,不過,丹麥哥本哈根Statens Serum研究中心的Tine Jess醫師等人,檢視了全國資料庫探討兩者沒有互斥的可能性,認為或許是子宮內膜異位導致婦女發生IBD。
  
  研究者檢視了在1997-2007年間因子宮內膜異位住院之37,661名婦女的病史,這些婦女中,320人發生IBD(228名婦女發生潰瘍性結腸炎、92人發生克隆氏症);和一般婦女相比,子宮內膜異位婦女的整體IBD風險增加(標準發生率比率[SIR]為1.5;95%信心區間[CI]為1.4 - 1.7),潰瘍性結腸炎也是(SIR,1.5;95% CI,1.3 - 2.0)。根據接受手術確認有子宮內膜異位的組別,則IBD風險增加80%(潰瘍性結腸炎:SIR,1.8 [95% CI,1.4 - 2.3];克隆氏症:SIR,1.7 [95% CI,1.2 - 2.5])。
  
  診斷有IBD後,風險增加持續廿年,診斷子宮內膜癌與發生IBD之間的平均時間差為將近10年,事實上,這個關聯因為具有強度而持續顯著。
  
  研究者假設,這兩個異常之間的關聯有兩種解釋:有共同的潛在發炎問題,或者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口服避孕藥)增加了IBD風險。
  
  作者們寫道,研究強度包括,研究對象自由參加各項普遍健康照護,有相當好的診斷登記而可以前瞻式收集資料、使回憶偏差最小化;這篇研究為期多年,校正了一般族群的年紀與期間特定IBD發生率。
  
  研究限制包括,忽略了輕微的子宮內膜異位案例、確定性偏差的風險,兩種診斷都是來自相同的登記者;另一個干擾變項可能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的平均年齡增加(38.6歲),有些婦女是在尋求不孕症治療時被診斷出來。
  
  研究者結論指出,依舊需要大範圍的未篩選世代研究,以確認使用口服避孕藥對於IBD的短期或長期風險的影響,至少要分析同時發生子宮內膜異位時的情況。
  
  資料來源:http://www.24drs.com/professional/list/content.asp?x_idno=6683&x_classno=0&x_chkdelpoint=Y

arrow
arrow

    快樂小藥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