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篇新的回溯研究結果,第二型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得更好,則發生腎結石的風險越低。
克里夫蘭診所腔道泌尿外科暨結石症中心主任Manoj Monga醫師表示,糖尿病控制得越好,發生結石的風險越低。
Monga醫師表示,部份原因是與避免尿道pH值降低到產生結晶有關,但是也可能是和目前未充分瞭解之胰島素的直接影響有關。
Monga醫師在美國泌尿科協會2014年科學會議中發表簡報。
Monga醫師表示,糖尿病和腎結石在美國都相當常見,估計皆影響達2600萬人,相當於8.3%的人口,此外,估計約有 21%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腎結石。
傾向發生腎結石的部份原因是,糖尿病患的氨生成受損,排出的酸較多,而導致尿液pH值比沒有糖尿病者低。
為了瞭解糖尿病藥物是否可以預防糖尿病患者尿液pH值降低而減少結石風險,Monga醫師等人透過克里夫蘭診所的資料庫進行回溯研究。在2002年7月至2013年1月間,共治療1831名有第二型糖尿病和腎結石的病患,其中375人(20.5%)使用胰島素、1456人(79.5%)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
控制年紀、性別、身體質量指數、糖化血色素(HbA1c)、尿液pH值等變項的線性回歸分析發現,胰島素治療顯著預防尿液pH值降低(P = .001),而HbA1c值和更酸化的尿液有關(P < .001)。
HbA1c值每增加一個百分點,與尿液pH值降低0.066有關(P < .001)。
作者們發現,以pH值小於等於5.5為界,使用胰島素的病患有45.6%,使用口服藥物者有57.4%的尿液pH值降低(P < .001)。
針對不同類型口服降血糖藥物的次組分析發現,thiazolidinediones類藥物(如rosiglitazone、pioglitazone等)和其他類製劑之間並無差異;至於結石組成成份或其他24小時尿結石風險參數,各組之間並無顯著差異。
Monga醫師表示,他們運用「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Examination」資料進行的另一篇研究也支持這樣的結果,該研究認為積極從事休閒活動者的結石風險較低,運動和飲食都是控制HbA1c的關鍵。
Mineral代謝與臨床研究中心、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泌尿科教授、未參與本研究的Margaret Pearle博士表示,目前對於糖尿病和結石疾病之間關聯的瞭解還只是在起步階段。
Pearle博士在訪談中表示,我們瞭解尿液酸性結石的關聯,但是我們可能不太瞭解鈣結石的關聯。或許降低尿液pH值反而是鈣結石的後續風險,但是,糖尿病和鈣結石之間是否有更多的直接關聯,我不確定,這還需要更多研究。
Pearle博士指出,糖尿病只是增加腎結石發生率的諸多風險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包括肥胖和增加攝取動物性蛋白質。
資料來源:http://www.24drs.com/professional/list/content.asp?x_idno=7081&x_classno=0&x_chkdelpoint=Y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