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藥療,用英文來說就是:self medication。
這不是個新穎的概念,其實已經在世界各地推行許久了。
一般認知的定義是:Self-medication is defined as 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medicines by individuals (or a member of the individuals' family) to treat self-recognized or self-diagnosed conditions or symptoms.
當然也有其他的專門網站介紹:
WSMI(world self-medication industry)
用中文來解說:比較舊式的概念,可以用:「久病成良醫」來形容。
最近也常常看到關於自我藥療的新聞和相關主題,
但是真的有這樣簡單嗎??
因為這個主題設計很多層面,像是教育、經濟、政治....等等,所以一個醫藥專業的角色來簡單告訴大家:
在家自己Google或是Yahoo知識+,然後自己買藥來吃不算是自我藥療
台灣現在充斥著謠言和誤導,其實一直都是,只是近年來網路社群的進步,讓流言可以不斷死而復生,加上多數人的習慣性分享動作,更讓不正確的資訊滿天飛。
隨便舉一則就好:
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感覺,但其實:
自我藥療在很多時候,淪為商業賺錢的手法
醫療是一門極度專業的科學
當然商業並不是不好,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提供正確的概念,然後給你依據這個概念設計出的產品。
然而多數時間你可以看到的,都是為了推銷出一個產品或是為了打擊對手的惡質行銷。
而且錯誤的自我診斷更是自我藥療中的最大忌諱:
我可以明白的告訴你:沒有醫藥專業的自我藥療等同於自我藥害。
例如一些教你自我保健的謠言:
1.用小蘇打美白牙齒,就等同於早期的礦石美白法,也就是用物理方式將牙齒表面的色斑去除,也順便清除你的琺琅質(補充告訴你,人類的琺瑯質一生只有一次,請愛惜使用!)
2.用檳榔戒酒.......請老虎趕走狼嗎??
3.牛皮癬就是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不可能這樣改善,請依循正確的醫療管道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4.熱燒治癒牙痛,其實你可以考慮去抽神經比較快而且安全(牙痛請求助牙醫找到病根!止痛只是暫時的)
5.流鼻血時請保持頭部前傾,嘴巴打開,不要後仰與平躺,血液會倒流進鼻竇還有咽喉部,造成感染和嗆到。
所以想進行自我藥療需要注意什麼呢??
自我藥療必須建立在幾個基礎之上
- 有專業人士的諮商
- 有求證資訊來源的能力
- 有正確理解科學的心態
專業人士不用多說,自然不會是你家附近的鄰居或是電視上面一些自稱為專家的醫療記者,專業人士就是經過醫療專業訓練出來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和治療師等等。
求證資訊就是使用科學。
科學的基礎,是建立在三個基本的概念之上:
- 觀察
- 懷疑
- 驗證
從這邊我就要問你一個問題:快樂小藥師的部落格裡面的文章可以相信嗎??
當然不行呀!
剛剛才告訴你要「懷疑」的!
今天你進來看到快樂小藥師這個部落格,多數時間,你可能也只是「看見」
看見東西並且找到細節叫做「觀察」
觀察之後接著你要懷疑,
只是提出疑問不能稱作「驗證」,常常有人在我的留言寫了:「可是我聽別人說不是這樣…..」
別笑,「聽說」這件事在你身邊每天都在上演,有時候你自己還是演員。
你可能沒有辦法想像你身邊謠言的普及率有多高,大概已經逼近你出門會看到超商和彩券行的機率了。
甚至,連專業人員都會散佈這樣的錯誤訊息或是謠言:
醫生:
流言破解時間:敬覆楊斯棓醫師在TEDx Taipei演講
藥師:
營養師:
這樣你一定會疑惑:那我該相信誰?
剛剛教過你什麼?
科學!
忘記了再回去上面看一下,何謂科學?
有些人差不多已經被我搞混了,一下子說:「沒有醫藥專業的自我藥療等同於自我藥害」,接著又說「醫師、藥師、營養師都會散佈謠言」。
所以現在是怎樣?
這就是「自我藥療」
「全然相信」和「全部不信」這兩種人看似兩個極端,其實是一樣的。
不過再怎麼說,醫藥人員對於醫學這件事情還是知道的比一般人多,所以才教你要專業諮詢,甚至徵求第二醫療人員的意見,然後要自我驗證去尋找答案,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自己照顧自己的健康,這點努力是應該而且值得的。
但是查證之後,你一定會面臨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接受」
我引用張醫師的文章給各位了解:關於大部份慢性病常見的誤解
現代醫學雖然不斷地在進步,
但還是有許多慢性疾病(糖尿病, 高血壓...等)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治癒方法,
目前的藥物或其它治療, 著重在如何減緩這些疾病的惡化,
但是患者經常並不了解這個"現實", 很多人會以為"吃藥就會好"...
所以, 也由於"阻止疾病的惡化", 講白了就是讓疾病破壞身體的速度變慢, 但最終還是會走向器官衰竭, 或造成生命的終結,
不明白的患者, 往往就誤解成"吃藥造成器官衰竭", 而不知道其實是因為有吃藥, 才讓器官衰竭能夠延後才發生。
當然也讓很多"謠言製造者"有機可乘...
而事實上, 網路謠言的背後, 經常反而是要推銷偏方或保健食品, 或養生療法的業者, 故意抺黑正規的醫療來增加他們產品的吸引力:
很多患者一時聽信偏方, 反而造成身體更加惡化,
直到最後一刻才願意相信自己是被騙了, 趕緊送醫,
但是經常已經回天乏術,
患者或患者家屬很容易將怪罪到最後的那一位醫師, 但實際上, 無論誰都沒辦法挽回那個局面...
總之, 有正確的觀念, 好好保養身體, 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才是應有的態度。
所以最後用一句話來說明自我藥療:
與醫療專業人士討論過自己的狀態,並經由醫師診斷,藥師諮詢和驗證之後的自我用藥照顧,才是真正對你有益的自我藥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