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食品面面觀(二)
---做好源頭管理 更勝賣場抽驗
關於「黑心食品」的檢測,政府有一套管理機制運作,包括賣場產品的標示抽查、抽驗以及生產源頭的管理。賣場產品的標示抽查及抽驗屬於產品上市後的管理,但可能化驗結果合格,仍不知道生產時的衛生條件;也可能等到不合格的檢驗報告出來時,產品早銷售出去。如果缺乏源頭管理,同一製造商今天檢驗合格的產品,明天不一定合格,因為今天和明天,是分兩批次做的。政府不可能每天把市面上所有食品拿來檢驗,這也是先進國家及國際組織一再強調不應採行的作法。
生產遵守良好衛生規範
針對食品的管理,應比照「藥品」的管理方法,採從生產源頭來管理。藥品的生產依藥事法必須遵守GMP(為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縮寫,中文意為「良好作業規範」,或是「優良製造標準」),特別注重製造過程之管控與要求。在食品業,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類似的規定稱為:良好衛生規範GHP (即英文Good Hygienic Practice的縮寫),針對所有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的場所,像是工廠、加工業者、大賣場、餐廳等,都要執行符合衛生要求的自主性管理制度。藥廠從生產源頭開始,就要求所有進入工廠的原料加以記錄,加工過程需經相關管理機構認可並詳加紀錄,而且政府會不定期派員查廠,嚴重違反GMP的藥廠,甚至會遭停業處分。食品也要像藥品一樣推行GMP或GHP,從源頭做好管理,就不必在市面上不斷地做抽驗動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