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用心持家的母親,常因為避免浪費而習慣「撿菜尾」,不知不覺吃進過油過膩的脂肪與熱量,長期下來,省了家庭開銷,卻也造就了柳腰變成中廣型小「腹」婆。根據最新研究發現,腹部脂肪過度堆積,是導致第2型糖尿病、心臟病發生的主因。
8旬的呂婆婆從年輕時,等先生小孩用完餐,就數十年如一日的撿拾剩餘的菜肴,加上愛吃甜食,就在健康檢查中發現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數字攀升中,直到今年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現在她已遵循醫師建議,少油膩、多運動,定時測量腰圍,降低風險。
心血管危機從腹內脂肪開始!國立陽明大學教授江晨恩指出,其實在心血管疾病突然發作,或糖尿病形成前,體內早已潛藏危險因子,主要須從幾個部份提早檢視自己的心血管代謝疾病風險。
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血壓上升:大於130/85mmH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如男性<=40mg/dl、女性<=50 mg/dl;空腹血糖值>=100 mg/dl;三酸甘油酯指數>=150 mg/dl,其他如可能造成發炎的CRP、IL-6數值上升;胰島素阻抗性產生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上升。
江晨恩說,其中腹部肥胖是心血管疾潛在危機的重要關鍵,因為腹內脂肪細胞與皮下脂肪不同,過量的腹內脂肪會分泌發炎因子,使血管硬化造成高血壓,並釋放游離脂肪酸,使血脂異常、三酸甘油脂升高,好膽固醇下降、壞膽固醇升高,增加胰島素阻抗性,影響血糖代謝。這些與代謝問題及個別疾病有關的心血管代謝危險因子,簡稱CMR。
根據最新研究證實,腹部脂肪過度堆積,將大幅提高罹患第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如同蝴蝶效理論,當身體內為小不起眼之處恐引發致命風暴。根據根據衛生署統計,每小時約有3.5人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95年10大死因中死於新血管代謝疾病人數也佔了1/3,不得小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