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熱病 yellow fever
(一)疾病概述(Identification)
為一病期短且嚴重度變化大的急性病毒感染疾病,輕微病例在臨床上難以診斷。典型症狀包括:猝然發作、冷顫、發燒、頭痛、背痛、全身肌肉痛、虛脫、噁心、嘔吐、脈搏慢而無力但體溫上升(Faget`a sign)。初期黃疸輕微,但會隨病程而漸明顯。蛋白尿甚至無尿也可能發生。白血球減少在初期就出現,且在第5 天左右時最明顯。大部分的感染者此階段之後便復原。部分患者在數小時至1 天之後,就轉而進入危險期,會出現出血徵候,如流鼻血、牙齦出血、吐血及黑便,甚至出現肝臟及腎臟衰竭。地方性流行區內人口的致死率約為5%;但爆發流行時致死率可達20%~40%。
(二)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
黃熱病病毒屬黃病毒科(Flaviviridae)黃病毒屬(genus Flavivirus)。
(三)流行病學 (Epidemiology)
1.都市(Urban)黃熱病美洲除了1954 年發生在千里達的少數幾個病例以外,1942 年以來就再也不見藉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散播的都市黃熱病;但埃及斑蚊在許多都市再度蔓延,使得該地區又再度面臨都市黃熱病捲土重來的危機。在非洲,流行地區則分布於赤道南北國家,撒哈拉沙漠以南至安哥拉北部、薩伊及坦尚尼亞。
2.叢林(Sylvan)黃熱病叢林黃熱病的傳染侷限於熱帶非洲及拉丁美洲,最常發生於暴露叢林的年輕男性。目前為止,從未有証據顯示黃熱病曾出現在亞洲,但埃及斑蚊的存在顯示仍有發生黃熱病的可能性。
(四)傳染窩(Reservoir)
都市地區是人及埃及斑蚊。叢林地區則是人以外的脊椎動物(主要為猴子)和叢林蚊子。
(五)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都市及鄉村地區以受感染之埃及斑蚊叮咬為主。叢林地區以數種叢林蚊子叮咬為主。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3~6天。
(七)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發燒前至發病後3~5 天,病人的血液可使蚊子感染,蚊子一被感染後終生保持傳染力。
(八)感受性及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復原後即有長效免疫力,目前尚未發現有二度感染的報告。
(九)病例定義(Case definition)
1.臨床病例:一種經蚊子傳染的病毒性疾病,其特徵為急性發作,伴隨有下列情形:短暫緩解、發燒復發、肝炎、蛋白尿,有些病例並有腎衰竭、休克及全身性出血。
2.實驗室診斷
(1) 由臨床檢體分離出黃熱病毒。
(2) 在最近未接受預防注射及排除其他黃病毒交叉反應的情形下,抗體有4 倍以上之上升,或黃熱病毒特異性IgM 抗體陽性。
(3) 在組織、血液或其他體液中證實有黃熱病病毒抗原或核酸。
3.疑似病例:臨床症狀符合黃熱病特徵。
4.確定病例:臨床符合黃熱病特徵且經實驗室診斷證實。
(一)預防注射
前往疫區者必須事先接種疫苗,年齡滿9 個月以上者,皮下注射一次活的減毒黃熱病疫苗,7~10 天後出現抗體,可維持30~35 年。但國際衛生條例仍然要求出入疫區旅客每10 年仍有必要再接種一次,但懷孕初期及6 月以下嬰兒禁打。
(二)預防都市黃熱病
撲滅或控制埃及斑蚊。
(三)預防叢林黃熱病
最好是接種疫苗,所有必須暴露於感染危險中的人皆需主動免疫,否則防護衣、驅蟲劑、蚊帳等防蚊設備不可少。未曾接種疫苗的人及接種未滿1 週的人禁入可能發生感染的叢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