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我就死定了  

這是13哥和若曦第一次見面

玄燁(康熙)在中秋節時提到十阿哥是否已到及冠之年(第三集41:24)

及冠之年  

所謂及冠,就是加冠,也就是男子20歲,不過因為十阿哥是舊曆10月11出生,所以是20還沒有滿21。

簡單提一下中國人形容年齡的詞彙

強褓

未滿週歲

黃口

嬰兒

周晬(ㄗㄨㄟˋ)

小孩子滿1

聚沙之年

童年

始齓(ㄔㄣˋ)

78

舞勺(ㄓㄨㄛˊ)之

13

豆蔻

1314歲的少女

白齒青眉

指青少年時期

束髮總髮

15

志學之年

15

加笄、及笄

女子15

破瓜之年

女子16

弱冠、加冠、及冠

男子20

花信年華

女子24

壯有室、而立

男子30

強仕

男子40

不惑

40

知命、大衍、杖家

50

耳順、花甲、杖鄉

60

從心、古稀、懸車、杖國

70

杖朝

80

耄齡

80歲以上

耄耋

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

百歲


其實這邊演員演的很好,如果已經看過一遍的人就會了解,十阿哥就是喜歡若曦,所以他除了支支唔唔的應付康熙以外,他也是想跟康熙說:我想要的是若曦,但是無奈他就是個草包,而且大庭廣眾之下,他也開不了口。

這時,心裡喜歡若曦的八阿哥就想說,如果不把若曦留下,說不定等一下十弟就真的開口要了若曦,所以就補了句話:

   


 

若曦因為看到十阿哥被賜婚想到原來古人這樣不自由(第四集2:00),寫下了: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出處:

警世通言.卷十七.鈍秀才一朝交泰:「其年正是三十二歲,交逢好運,正應張鐵品先生推算之語。可見: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意思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命運決定了,一點都無法由自己去決定


 

十四阿哥,胤禎(跟雍正的禛相似,所以雍正即位之後,改為胤禵)看著對葉興嘆的若曦(第四集3:30)說: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出處: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來由是公元756年,安祿山攻陷唐朝國都長安,唐玄宗逃到四川,他的兒子在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北)即 位,是為肅宗。這時,杜甫為了家人的生活,與他們一起逃到鄜縣(今陜西省鄜縣)。他在鄜縣住下不久,便起程前往靈武,希望為肅宗效力,途中卻為安祿山的軍 隊俘虜,被送返長安。他在長安過了八個月的俘虜生活,目睹長安陷落後民不聊生的慘況,加上思念相隔在鄜縣的家人,於是便寫了這首動人的詩篇。

當時杜甫的心情很壞。他把這種心情投射到花朵上,便覺得花朵因感傷時局變亂而哭泣;投射到雀鳥上,便覺得雀鳥因哀怨別離而發出震人心弦的悲鳴。

胤禵的意思是:若曦你把你自己的心情投射到落葉上了。


 若蘭提醒若曦時阿哥的大婚之日要到了,若曦回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23:11)

螢幕快照 2012-04-03 下午10.59.18  

出處: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十二回:“現在國家正當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處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廢,將來又是怎樣個了局?”

 



這邊有一點跟歷史有出入(24:51)

螢幕快照 2012-04-03 下午11.05.02  

十爺被封為敦郡王是康熙48年,從五台山回來之後才冊封的,所以這時候掛上敦郡王其實不正確

 


這邊也剛好可以看到(26:00),其實雍正是很在意若曦的,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是其實雍正都一直在注意他

  

 


後來若曦好強,頂了胤禛一句成語(26:37):

驢頭不對馬嘴

螢幕快照 2012-04-03 下午11.19.40  

出處:唐末五代的雲門文偃禪師(864~948年),參閱《卍續藏‧1565‧80冊;五燈會元‧卷十五》︰「若是一般掠虛漢,食人涎唾,記得一堆一擔骨董,到處馳騁,驢唇馬嘴,誇我解問十轉五轉話。」

另外大家比較常知道的是牛頭,這是出自清代李寶嘉的《文明小史‧第二十四回》:「內中有幾個人肚子裡略略有些邱壑,盡其所有寫上,都是牛頭不對馬面。」

 


剛好若曦提到選秀的事情(37:06),其實在清朝是沒有女官,

螢幕快照 2012-04-03 下午11.26.29  

如果是八旗女子進宮選秀女,被選中就是貴人,
然後有機會為嬪為妃,如果沒被選中,就可以自由婚嫁。
而另一種為八旗服務的包衣階級,選出來的才是進宮當宮女。
由此看來,八旗血統的若曦,進宮的過程與身份都是跟正史不太符合

不過也因為這樣的安排,讓若曦得以變成康熙的近身宮女,位在權力的中心,同樣是宮女,那麼在皇帝身邊的宮女,地位自然比其它地方的宮女要重要的多。

 


後來在馬場,若曦對胤祥(13哥)說:

襄王有夢,神女無心(13:21)

襄王有夢  

出自:

宋玉《高唐賦》

戰國時,巫山神女暗慕楚襄王,私下凡塵相會,襄王一見之下, 驚為天人,欲效連理,唯仙凡阻隔,未能如願。襄王返宮後對神女仍念念不忘, 巫山神女為解襄王一片癡心,在夢中與襄王結合後,贈玉佩而別。 襄王其後踏遍巫山,再訪佳神女再現法相,解說前緣已了,勉楚王收拾情心,專心社稷,遂辭別返天庭。

主要意思是勸說人們不要有單相思,這邊若曦的意思是諷刺13哥喜歡明玉不成。


 

而13阿哥回若曦:

有人想當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喬太守  

出自馮夢龍,警世恒言,第八卷: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內容太多,我就不貼了,最後有首詩:

鴛鴦錯配本前緣,全賴風流太守賢。 
錦被一床遮盡丑,喬公不枉叫青天。

 


後來13阿哥說這天是他媽媽的忌辰,他母親是敬敏皇貴妃,康熙三十八年逝世。

 


若曦對於胤祥的疑問,回答了虬髯客(14:41)

虬髯客  

出自杜光庭的《虬髯客傳》,是一篇豪俠類唐人傳奇,晚唐道士杜光庭所著,收錄在宋人李昉所編《太平廣記》中。故事以隋末天下群雄爭霸為背景,牽引出三個名傳後世的英雄人物─李靖、紅拂女與虯髯客─之間的俠義故事,後人合稱為「風塵三俠」。

他們所說的是第一段:

 

時值隋煬帝臨幸江都,司空楊素掌大權,生活奢侈糜爛。一日,布衣書生李靖獻策求見,與楊素相談無果。楊素府有一家妓張氏,手持紅拂,在李靖離去後查得李靖投宿的驛站,當夜即投奔李靖,共結連理,離開京師歸太原。
一日於靈石旅社中,一滿臉虯髯之人闖入窺看紅拂女梳頭,紅拂女識出虯髯客的不凡,當機立斷與虯髯客義結兄妹,並且引丈夫李靖與虯髯客相識。

想看全文,可以點這邊


 

 接著若曦就跟胤祥去綠蕪那邊喝酒了,喝著喝著提到了嵇康(17:33)

嵇康  

嵇康是誰呢?

嵇康(223年-263年),字叔夜,三國魏譙郡銍(今安徽省濉溪縣)人,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竹林七賢」之一,與阮籍齊名,並稱嵇阮。曾娶曹操曾孫女,官曹魏中散大夫,故世稱嵇中散。後因得罪鍾會,為其構陷,而被司馬昭處死。

而所謂非湯武而薄周孔,在人間不止此事,會顯世教所不容

非湯武  

出自與山巨源絕交書

全文也是很長,你可以看這邊

這句的意思是:非難商湯、周武王和輕視周公和孔子,在人面前不住嘴,這件事定會暴露出來爲衆人所知,爲禮教所不容。  


若蘭跟若曦提起之前的往事,若蘭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21:48)

我不殺伯仁  

出自:《資治通鑒》(晉書也有)中記載,公元322年,晉中宗朝中重臣王敦起兵作亂,其弟王導及家族受牽連,在宮外候罪。

良臣周伯仁進宮時,王導請其說情。周伯仁雖然表面不加理睬,但積極向皇帝進言,言導忠誠,後來還專門上書為王導請命。王導非但不知,一直還懷恨在心。

後來王敦握有大權,詢問王導要不要殺掉周伯仁,王導一言不發,最後導致了周伯仁的被殺。後來王導從文庫中找到了周伯仁以前的奏折,才恍然大悟,痛哭流涕,“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此句意思為無心之過


後來若曦念了一長串的名妓(6:28),其中有:

綠珠,梁紅玉,李師師,林四娘,袁寶兒

   

梁綠珠(?-300年),晉白州博白(今廣西)人。
生雙角山下,西晉石崇寵妾。「美而艷,善吹笛」。西晉太康年間,石崇出任交趾採訪使,路過博白,驚慕綠珠美貌,以三斛明珠聘為妾,並在皇都洛陽建造金谷園,石崇還在南皮(今古皮城遺址處)為綠珠建了梳妝樓。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專權,倫之黨羽孫秀垂涎綠珠,向石崇索要綠珠,石崇拒絕[1]。孫秀領兵圍金谷園,石崇正在大宴賓客,石對綠珠說:「我因你而獲罪」,綠珠泣曰:「妾當效死君前,不令賊人得逞!」。綠珠墜樓自盡。孫秀殺石崇全家。

梁紅玉(1102年-1135年),是中國宋朝抗金女英雄,韓世忠之妾。
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各類野史和話本中稱呼其名為『紅玉』。最早出現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 梁氏原籍池州,宋徽宗崇寧元年出生於淮安(今江蘇淮安市楚州區)一軍戶家庭。宣和二年(1120年),因與方臘作戰不利,梁紅玉父親兄長均獲罪被殺,本人亦被貶為京口(今江蘇鎮江)營妓。
傳說梁氏幼習武藝,加上身強體壯,與韓世忠相識之後,取得信任並獲得幫助,於是自己贖身嫁給韓世忠為妾(韓的原配為白氏,無子。),彼此對待如同軍中同袍戰友。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苗傅發動叛亂扣留宋高宗,梁紅玉詭稱可勸韓世忠歸降,騙過苗傅,出城搬取韓世忠前來平叛。因此功勞,被封為安國夫人。

林四娘,明朝末年人。原本是秦淮歌妓,後又成了衡王朱常庶的寵妃,雖然平生只參加過一次戰爭,卻因此而被人們稱為“姽嫿將軍”。

袁寶兒:北京的明朝廷煙消雲散後,福王工朱由崧在一幫殘將舊臣的擁護下,在南京又建立了南明新王朝。一時間,娼妓竟顯得供不應求,於是又有一些心懷不軌者,將大批與家人失散的逃難女子偷偷賣入青樓,她們中有的曾是名門淑媛、大家閨秀,有的是小家碧玉、書香之後,此時卻都痛遭劫難。袁寶兒就是這樣被賣進秦淮河畔一家歌樓的。吳保,年紀不大,拉得一手好二胡,還擅長吹笛子,常為袁寶兒伴奏。袁寶兒與吳保親眼目睹城破兵竭、葛嫩娘浴血奮戰、慘死敵後這些血淋淋的場面,他們的心已痛苦得滴血,憤恨深深地壓在了心頭,既然整個江山都淪落到滿人手中,他們也無處再逃了,便開始北上返回家鄉。一路上他們仍以賣唱為生,他們不唱別的曲詞,只把葛嫩娘的壯烈事跡編成了曲詞,一遍又一遍地沿路傳唱,唱得聽眾紛紛落淚,也紛紛燃起了復仇的怒火。路過杭州時,他們夫妻倆的行徑被清兵提督衙門查覺,把他們抓到堂上,提督命他們唱上一曲。他們毫不畏懼地唱起了歌頌葛嫩娘的歌,清兵提督大為激怒,下令將他倆當場亂杖打死。


 

接著畫面移到了永和宮

永和宮   

在這邊四阿哥和14阿哥一起向孝恭仁皇后求情

才讓若曦脫離選秀命運 


另外,康熙提到十格格(31:30)

十格格  

皇十女固倫純愨公主,庶妃那拉氏所 出,康熙二十四年生,康熙四十五年封為和碩純愨公主並出嫁, 四年後就去世了。 

所以戲中再過一年,十格格就過世了.....

這邊再補充一點,康熙其實是很多產的皇帝:

康熙親屬  

康熙共有三十五子、二十女。其中只有24個兒子、8個女兒活到成年。


 後來若曦進了御茶房,貼心的八爺送來了一本茶經(第六集34:57)

茶藝  

大家看到後面,可能會以為若曦有天份,加上這本茶藝,就可以泡出一手人人稱讚的好茶,

但其實在小說中,是有提到若曦為了學茶藝,辛苦訓練三個月,著實也是付出不少努力。


 這邊要提一下雍正喜歡的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   

 

顏色:太平猴魁蒼綠勻潤,陰暗處看綠得髮烏,陽光下更是綠得好看,絕無微黃的現象。沖泡之後,葉底嫩綠明亮。
香氣:香氣高爽持久,太平猴魁比一般的地方名茶更耐泡,“三泡四泡幽香猶存”,一般都具有蘭花香。
滋味:太平猴魁滋味鮮爽醇厚,回味甘甜,泡茶時即使放茶過量,也不苦不澀。不精茶者飲用時常感清淡無味,有人云其“甘香如蘭,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用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

雍正還真是識貨呀!


第六集最後,可以說是本戲最經典有趣的地方了(44:53)

  

我將對話節錄於下

 

若曦:「最討厭什麼顏色?」
四爺:「黑」
若曦:「最討厭什麼薰香?」
四爺:「梔子香」
若曦:「最喜歡什麼花?」
四爺:「水澤木蘭」
若曦:「最喜歡吃什麼水果?」
四爺:「葡萄」
若曦:「什麼天氣最開心?」
四爺:「微雨」
若曦:「什麼天氣最討厭?」
四爺:「毒日頭」
若曦:「(小聲)冰塊嘛!」
四爺:「什麼塊?」
若曦:「喜歡冰塊嗎?」
四爺:「喜歡」
若曦:「喜歡什麼書?」
四爺:「金剛經」
若曦:「最怕什麼?」
四爺:「女人哭。」
若曦:「平常最喜歡做什麼?」
四爺:「練字」
若曦:「玩什麼?」
四爺:「我不玩的」
若曦:「喜歡什麼詩?」
四爺:「王維的詩」
若曦:「什麼歌?」
四爺:..................「過!」

有人問我「過」是什麼歌?

其實就是現在打牌常用的pass,跳過的意思

等等,剛剛出現了一個東西,水澤木蘭,這是什麼植物?

事實上,還真找不到這種植物,不過作者桐華曾說:「世間本無此花,這是我編的花。木蘭取自離騷,但當時總覺得還少了一重意境,

所以添成了水澤木蘭,加了一重清冷孤僻。就如只說蘭花,并無太多情感含義,但若說深谷幽蘭,則立即把花中隱士的風姿托出。」

但是根據髮簪的圖案,卻有另外一種很相似的植物:玉蘭

玉蘭    

剛好他也是木蘭科的,就當做是類似物吧

另外有網友提供了這張照片:

白玉蘭  

這樣就像了吧

arrow
arrow

    快樂小藥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