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修得同船渡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看了這麼多集,對於故宮博物院(不是台灣雙溪那個),就是之前的紫禁城應該有點了解又是好奇,如果想去逛逛的話,要注意最近還在維修,所以有很多地方還是沒有開放,而且會看到鷹架,不過他們倒是有導覽網頁給你供作參考:

故宮導覽紫禁城旅遊路線

跟台北那個故宮之間的歷史: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11月5日取消清帝溥儀帝號並將其逐出紫禁城。李石曾先生當即建議設立清室古物保管委員會,及清宮善後委員會,並於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成立之前,遜帝溥儀早已將1200餘件書畫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寶運出宮。
1933年華北形勢突變,於是國民政府命令:故宮南遷文物。當時共計13491箱,部分文物南遷後,北平故宮本院也留有相當多的珍品。後來南京政府曾下令馬衡院長選擇留平文物菁華裝箱,分批經火車運至南京,後因八年抗戰,日本入侵南京且展開屠殺,故宮文物再向西遷,分為北、中、南三路經火車和水運經三年多至四川。後抗戰勝利,故宮文物又再度運回南京,馬院長以各種理由推延裝箱,後來一箱也未運走。但南遷文物後來運台2972箱,佔南遷箱件數的22%。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將文物運往台灣保存,因戰爭形勢突變只運了三次,第三次擬搬運1700箱,由於運輸艦艙位餘地有限,加之僅有24小時裝船時間,結果只運出972箱,另728箱也留在了中國;但運至台灣的文物皆為精挑細選的文物,所以意義仍十分重大。而四散中國各地的古物已在1970年代以後陸續運回北京故宮,但仍有中華民國所屬之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瀋陽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重慶博物館等機構收藏保存清代故宮文物。
中華民國政府在1965年11月12日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外雙溪恢復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存放在台灣之2972箱文物。為了與北京故宮有所區分,故俗稱為「台北故宮」。

至於為什麼要叫做紫禁城呢?

當初是以中國神話故事中的天宮做為藍本,要在地上興建起一座天宮,之所以稱叫「紫禁」,因為中國將天空分成三大區塊,「天市垣」、「太微垣」與「紫微垣」。

「天市垣」由22個星域所形成,主權衡、聚眾。其中的「市樓星域」、「市府星域」,掌管世間的市場的價錢與各種度量衡。市門星域」中的「車肆星」擁有令人潮聚集的力量。這理念投射到今天北京的「毛澤東記念館」跨過「正陽門」至「安定門」之間,還有今天神武門至景山公園前,成了明清時間內最熱鬧的商業區與住宅區,直到今天所謂的「大欄柵」還是北京最熱鬧的商業區,還有「天橋」雖己成為歷史名詞,但問一問北京老一輩的人們,依然會熱切的告訴你它曾存在的種種,許多民間技藝的發源地就在「天橋」,就在所謂的「天市垣」內。

「太微垣」掌律法,以「大清門」至「天安門」以及「端門」、至午門前為代表。「大清門」至「天安門」的這塊區域,明清時稱為「千步廊」是各式各樣部門的辦公所在,執行中央的各種決定(例如:兵部、禮部、刑部等等),咱們常看古裝劇中所謂的「秋決」就在天安門前,又稱「朝審」主要的斷定重大刑案。當時天安門前尚有「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象徵「太微垣」中左執法星與右執法星,其中「長安右門」又稱虎門,審判完的犯人如果走這個門出去,代表將要前往西市(宣武門)問斬,如同投虎(註4),因此稱為虎門!相對的古代的科舉考試中所謂的「金榜」就臨時樹立在「長安左門」內,因此左門又稱龍門!還有每年的黃曆就在天安門發佈到全國;甚至到潘屬國,稱之為「奉正朔」!由此可知政府的各項法令的運作,就在以「大清門」至「天安門」,合乎「太微垣」的意義。

「紫微垣」由15個星域所拱衛,內尚有28星宿做為內衛,是天帝的所在,投射在北京就是午門、神武、西華、東華四門,每七個星宿鎮守一個門。其中以「乾清宮」、「坤寧宮」做為「紫微垣」的正中心,因為自明至清康熙年間,一直做為皇帝與皇后寢宮。加上東西各6宮正合「紫微垣」中的15星,又由於這裏禁止民間百姓進入,因此稱為「紫禁城」。


若曦藉文字獄一事說明無法嫁給13爺事因為清人害她家破人亡,無法盡孝,希望讓13爺放棄尋找她的念頭。

去也終須去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被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往也如何往,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出處:宋‧嚴蕊「卜算子」

意思是:我終將離開如此不快樂的生活,怎麼能夠一直停留在現狀而不改變呢?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地方,讓我能自由地過日子,即使隨意地把山花簪滿頭髮也不被人訕笑,就別問我要往哪裡去吧。

嚴蕊是一個軍妓,因被人誤會引起朱熹與唐仲文的爭執,便寫了一首〈卜算子〉自表心跡。


若曦還是不改仗義本性,面對13爺的側福晉,一把就抓住她的領子,

揪領子   

幸好嫡福晉即時制止,加上側福晉懷有身孕,不然若曦加上雍正聯手,大概可以把所有的酷刑都用上吧。


八爺雖然已經無法再覬覦皇位了,但是八爺黨中的九爺卻還是蠢蠢欲動,暗地裡還是一直策劃謀反。八爺告誡:君子取之有道

取之有道   

出處: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意思:孔子說:“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貧窮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擺脫,君子是不擺脫的。君子一旦離開了仁道,還怎么成就好名聲呢?所以,君子任何時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頓飯的短暫時間里也不離開仁道,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 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


好不容易才過幾天好日子,結果就在若曦體貼雍正忙碌給他做小點心時,看見他翻牌子,一時妒火中燒,回以前御茶房偏房去了。

翻牌   

其實若曦也不是不懂宮裡規矩,但是身為現代女性,習慣一夫一妻制的她,還是不願意把自己心愛的男人與別人分享。(加上,她也是因為跟劈腿男友吵架才被車撞到清朝的)

明清兩代有二十四個皇帝在紫禁城里居住過,皇帝雖然不少,但他們所居住過的宮殿並不多,只有乾清宮和養心殿。清代的皇帝入主紫禁城後,順治、康熙帝沿襲明代舊制居住乾清宮。但順治帝經常在養心殿居住,最後死於養心殿。只有康熙皇帝長住乾清宮的西暖閣。自明代至清初,皇帝住乾清宮、皇后住坤寧宮。雍正皇帝即位後,又居住養心殿。此後,清代的皇帝都以養心殿為寢宮。
雍正帝遷居養心殿,皇后與其他嬪妃分住在東、西六宮。坤寧宮只是名義上的內宮。按照清皇室規定,幼年即位的皇帝年滿十五歲即為成婚的年齡。皇帝大婚典禮後,新婚夫婦在坤寧宮東暖閣洞房共住三天,皇帝回到自己的寢宮養心殿,皇后則選東西六宮中的一處作為宮殿。
養心殿與乾清宮相比,開間、進深相對嚴謹。這是否是雍正帝移皇帝寢興之所出乾清宮而居養心殿的原因,實在難以琢磨。但雍正以後的諸皇帝也都沒有遷出這裡,安全之說似有些道理。
清代晚期的同治、光緒兩朝時,養心殿東暖閣便成為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地方。


雍正怎麼會不知道若曦在想什麼,所以就派人送了暖暖包過去

暖袋   

我一度懷疑雍正是藥師還是家裡開藥局,每天都見他拿藥

 


雍正始終是惦記著若曦,除了大白天下朝之後回養心殿看他,有空還會幫他準備小禮物

玉簪  


大年初一,皇帝還是要去皇后那邊一趟,不過這會兒倒是皇后過來找若曦了

皇后   

其實若曦也不是想爭名求份,只是心中觀念沒有辦法在一時半刻裡面轉過來,幸好皇后也是體貼。


九阿哥繼續煽動八爺黨惹是生非,還提到康熙對八爺不好的過去。(雍正元年,胤禛就把九阿哥送去西寧駐軍了,省得整天在京城鬧事)

14順便提到德妃不爽雍正的事,十爺開心的說是報了一箭之仇(八爺那個才叫一箭之仇吧,請參照:跟我一起再看一次步步驚心吧-4) 

一箭之仇  


可惜若蘭也病危了,讓若曦心裡再次受到深深的打擊,此時剛好又遇見14阿哥,胤禵又再次提醒若曦,如果真的想出宮時,就來找他吧

出宮2   


八爺其實現在已經將近一無所有了,不過至少最後,可以給若蘭的東西,就是休書

休書   

原本八爺還不願意寫,幸好此時明慧進來,讓八爺忍痛提筆壓印。

休書的理由是七出之罪中的無子,七出之罪有: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多言、竊盜。


雍正怕若曦一去西北,就不回來了,畢竟這是他心裡最信任的人,他也知道這幾年來,若曦在宮中不好受,一直想離開,所以不讓她送若蘭回西北,不知是幻覺還是他姐姐顯靈,若蘭也有意無意提醒若曦,還是要珍惜眼前人,果然是最疼他的姐姐呀

珍惜眼前  


看著小孩在花園玩樂,若曦感嘆此時的小孩是最快樂的,將來長大有了一堆規矩之後,就不能這樣開心了,

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源自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砸缸,源自《宋史》載:“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雍正元年五月,德妃病逝,此時若曦能做的也不多了,簡單的安慰了14爺,便去佛堂懺悔,這點倒是跟他姐姐有像。

雍正的工作狂是有名的,若曦在宮中也無聊,所以就陪著他了

相陪   

生活其實也就是這樣,有時候只是跟心愛的人在一起,就算不講話,各做各的,但是知道對方就在身邊也很不錯。簡單,才是生活的極致。


若曦終究是知道歷史的,所以也先替承歡鋪了路,讓她送給弘曆(乾隆)一點生日禮物,還有準備舞蹈(只出現在小說中)

弘曆  

只是13爺不知道為何若曦只對弘曆比較好,當然,之後也不會知道,因為13爺在雍正六年開始大病,雍正七年就過世了,沒能見到乾隆登基。


不知是工部真的出錯,還是雍正借題發揮,因為太廟問題,讓他在天寒地凍中罰跪,若曦無意間知道了,也是心裡難過,但是又礙於雍正,只好到佛堂跪著。

雍正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勸不動,若曦就是這個硬脾氣。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

跪四小時   

雍正最在意的就是若曦身體,若曦不是跪就是站,讓雍正終於發了大火翻了桌(茶杯)

雍正發火  

不過雍正對若曦多是退讓,最生氣也不過就是掀茶具了,也因為若曦苦肉計,八爺就不用跪了。


若曦對於雍正的鐵石心腸無能為力,只好躲回以前的偏閣,過著清淨閒人的生活。

浮生半日閒

偷得浮生半日閒,出自:李涉 〈登山〉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翻譯:

強:勉強。浮生:古人對人生的一種消極說法,認為世事無定,生命短促,所以叫“浮生”。

我整天精神渙散,就像在酒醉睡夢中一樣,忽然聽說春天即將過去了,這才勉強打起精神去爬山。
只因經過寺院時,遇到一位和尚,便和他談起話來,竟領悟出許多真理,於是,自覺在這紛擾虛浮的人生中,又得到半日的清閒了。


13爺好說歹說:當初他跟綠蕪,是因為文字獄牽涉太多國仇家恨,沒有辦法在一起,但是你們兩個為何不能好好珍惜現在呢?(就像若蘭的幻影說的一樣)

誠如我所說,雍正對若曦真的是寬大容忍,知道若曦個性硬,性子倔,所以叫高無庸來請若曦回去,當做給兩個人都有臺階下。

我的好若曦    

如果不是真心疼愛溺寵,是不會這樣對女人連哄帶求的。


雍正感嘆:恐年歲之不吾與。若曦回:長太息以掩涕兮

恐年歲之不我與   

長太息  

以上的都是都是出自離騷:

恐年歲之不吾與,意思是:心裏總怕歲月流逝不把我等待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意思是:深深地嘆息看擦拭眼淚啊,我哀傷人們的生活多災多難。

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意思是:我豈怕自身遭殃啊,怕祇怕王朝敗落就像大車倒翻!

雍正感到吃驚,問若曦何時背下離騷的?

若曦沒有正面回答,不過在第17集,若曦懷疑雍正為何喜歡木蘭時,可能就開始背離騷了。

第17集 木蘭  


那個不知自己斤兩輕重的弘時,竟然聽信九阿哥的建議,去向雍正提八王議政一事(八王議政請參閱:跟我一起再看一次步步驚心吧-3

八爺黨   

弘時年少放縱,行事不謹慎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


玉檀最糟糕的,就是跟錯主子了,也不能及時悔改,要是他可以像李德全一樣識大體,懂進退,就不會被蒸了。

他沒當你是姐姐  

另外一個消息,就是若曦已經懷有兩個月身孕了(孕婦就是脾氣比較大一點,所以也沒聽雍正解釋)


13阿哥跟若曦解釋了玉檀之事後,若曦算是稍微放寬了心。一次經過養心殿時,聽見雍正斥責八爺及九爺

交友不慎  

從這些日子看來,八爺是以無謀反之心,無奈他交到壞朋友(用臺語),手下盡是智障團,所以生活如履薄冰,動輒得咎。


九爺因為玉檀的死,心生報復之念,於是慫恿八爺反擊

得寸進尺  

得寸進尺,出自《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意思是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八爺明白的告訴九爺,他已經放棄了,不再做困獸之鬥

困獸之鬥  

困獸之鬥,出自:《左傳·定公四年》:「困獸猶鬥,況人乎?」

意思是:被圍困的野獸還要作最後掙扎。比喻在絕境中還要掙扎抵抗。九爺不甘心,於是告訴八福晉當年若曦說出名單之事。


雍正擔心若曦不會好好照顧自己,找了巧慧過來,剛好承歡說要彈奏曲子給若曦聽。

雖然雍正一聽就感到不對,但是礙於若曦和承歡,暫時沒有懷疑,若曦趁四下無人時,問了承歡,

14傳話  

原來是14阿哥派來在來給若曦提醒,如果願意割捨,出宮,他會有辦法的。


結果白目一組的明慧,為了逞一時之快,告訴若曦當年名單之事,果然讓若曦深受打擊。

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製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沒有想到,當初因為知道歷史想要避開這一切的人,反而成了一切事情的推手。憂慟之下,不慎流產了。

流產  


想當然爾雍正不會放過明惠,便找理由叫八爺休掉明慧,也算是遵守對若曦的承諾(不傷害他們性命),不過八爺此時卻硬了起來,不願休掉明慧

俎上魚肉  

俎上魚肉,原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掌握在別人手裏,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八爺的嘲諷讓雍正更加不爽,決定讓他在養心殿罰跪,以儆效尤

以儆效尤   

以儆效尤,出自:《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

儆:使人警醒,不犯錯誤;效:仿效,效法;尤:過失。指處理一個壞人或一件壞事,用來警告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


這次換成13阿哥位八爺求情了,雍正念在手足之情,讓高無庸一路陪八爺走回去,不許乘轎(高無庸也真是辛苦)

不許乘轎   

八爺府到底距離紫禁城有多遠呢?

八王爺府  

以直線距離來看,大概是兩公里,算上走走出紫禁城及胡同的距離,大概接近3.5公里多,換算成現在的位置,大概就是從文心路和中港路交口,沿著文心路走向大坑方向,大概到大雅路的位置這段距離。


迎瑞門,位於鐘粹宮

迎瑞門 

從御花園東南角的瓊苑東門進入到東一長街的北門長康左門,就來到東六宮的北側。

御花園與鐘粹宮  

這是所謂的東六宮

鐘粹宮   

東六宮為單個院落形式,只能從一個院落的正門進入,東一長街北側進大成左門就來到鐘粹宮,而鐘粹宮前是個小衚同(橫街),這個小衚同西門是大成左門,東門是迎瑞門,北側正中是鐘粹門。


明慧照顧受苦受難的八爺時,發現了雍正的摺子,知道自己鑄下大禍,請求八爺休了她,以免禍及全家,八爺雖然百般無奈,但還是寫了休書,明慧也領了休書上吊自盡,八爺一家到此算是家破人亡了。

苟且偷生  

苟且偷生,出自:《荀子·榮辱》:“今夫偷生淺知之屬,曾比而不知也。”

苟且:得過且過;偷生:苟且地活著。得過且過,勉強活著。


經歷了這一切,若曦再也受不了了,她害怕不知道何時又有誰要因為他的錯誤而喪生,於是將一切和盤托出

和盤托出  

雖然這時候講實話都沒有人相信,不過我倒是覺得,是若曦交代的不夠清楚,加上雍正沒有好好追問, 不然此時將穿越時空的事情好好解釋,我相信經過13爺的從旁理解,這件事情應該是可以圓滿落幕的。

 

 

arrow
arrow

    快樂小藥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